國際科學智能聯盟在北京成立,將打造開放共享科學智能基礎設施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國際科學智能聯盟(International AI for Science Union)成立活動今日在京舉行。

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該聯盟由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等 50 餘家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業領軍企業共同發起,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科研範式變革,加速科學發現與產業轉化協同發展。

該聯盟將圍繞算力、算法、數據、問題與人才五大核心要素,打造開放共享的科學智能基礎設施。通過構建“基礎工具鏈-共性技術平臺-場景化應用”全鏈條技術生態,推出系列智能化科研工具與開放平臺,助力科學家突破理論瓶頸,賦能企業實現“元創新”。

同時,聯盟將建立多元化資金支持體系,爲技術研發至產業轉化提供全鏈條支撐。聯盟還將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產業專項規劃。在國際化佈局上,聯盟將通過發起國際賽事、制定技術標準、共建跨國實驗室、創辦學術期刊等行動,推動中國科研智慧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