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勞動力人口迎來下降拐點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道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7月10日報道,這是歷史性的轉折點。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的大多數富裕國家,20歲至64歲的勞動適齡人口已經停止增長。據經合組織估計,2024年其所有國家的勞動適齡人口爲8.205億。今年這一數字預計爲8.202億。
在週三發佈的就業展望報告序言中,經合組織就業與社會事務司司長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預測:“隨着嬰兒潮一代退出勞動力市場,經合組織國家的勞動適齡人口已經開始下降,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60年。”
經合組織秘書長馬賽厄斯·科爾曼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從現在開始到2060年,經合組織區域內的勞動適齡人口將減少8%,而每年用於養老金和醫療的公共開支將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3%。”
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補充認爲:“不僅在大多數歐洲國家,而且在許多亞洲經濟體,特別是日本和韓國,潛在勞動力都將減少。”
簡單來說,就是人口老齡化,年輕人不再生育。這種影響是巨大的。相對於勞動人口,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例將持續攀升。這一比率已大幅飆升,且未來仍將保持上升趨勢。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60年,老年人口的撫養比率將達到52%,幾乎是1980年的三倍。
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解釋說:“這意味着,在經合組織國家,每個勞動適齡人口都必須養活自己,同時還要貢獻一名退休老人50%的收入,在某些國家甚至超過70%。”他認爲,從長遠來看,這種情況無法維持。
對經合組織而言,富裕國家已經進入新的經濟時代,問題不再是工作崗位短缺,而是勞動力短缺。如今,一些工作崗位已招不到人。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指出:“以歐元區爲例,2025年4月,六分之一的工業企業和四分之一的服務業企業認爲勞動力短缺是限制生產的因素之一。”
如果生產率的提高繼續保持目前水平,除美國和愛爾蘭外,富裕國家的人均GDP增長可能會放緩約40%,從2006年至2019年本已不高的年增長率1%降至2024年至2060年的平均0.6%。
勞動力短缺的關鍵可能在於老年勞動者。由於人們壽命越來越長,健康狀況越來越好,老年人可以工作更長時間。在經合組織國家,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現已超過80歲,而且自2000年以來,60歲人羣增加的預期壽命中,超過70%屬於健康生存階段。在鼓勵老年人就業方面,仍需取得相當大的進展。
這並不侷限於簡單的養老金改革,許多國家,尤其是法國,都在討論養老金改革。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指出:“公共當局需要確保老年人擁有繼續從事有意義工作所需的技能、健康、支持和機會。”
經合組織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創造合適的工作環境,促進整個職業生涯的培訓和就業能力,鼓勵崗位流動性等。另一個辦法是鼓勵移民,以解決這一問題。但這需要大幅增加淨流入人口。然而,這些流入人口帶來的額外增長將微不足道:每年增長0.1至0.2個百分點。
面對這一人口挑戰,一些專家認爲,解決辦法將來自人工智能(AI)的進步。機器人將取代供不應求的人類勞動力。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警告說:“人工智能當然可以提高生產力,但它絕不能填補人類勞動力的短缺,也無法提供奇蹟般的解決方案。”他補充認爲:“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但勞動力短缺問題依然存在,這或許讓我們得以一窺令人不安的未來情景。”(編譯/林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