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 研究:全球經濟頂住貿易戰壓力 但基礎已出現裂縫

FT研究顯示,全球經濟「基礎已出現裂縫」,地緣動盪與企業信心低落可能打擊經濟成長。 路透

據英國金融時報(FT)的研究發現,儘管全球經濟在川普貿易戰之下仍表現強韌,但「基礎已出現裂縫」,地緣動盪與企業信心低落可能打擊經濟成長。

布魯金斯─FT追蹤指數(簡稱老虎指數)顯示,先進國家目前的實體經濟活動爲近3年來最強。經濟擴張一部分是由家庭與企業搶在美國關稅生效之前,先行支出及投資。人工智慧(AI)與相關科技投資激增,尤其有助於支持美國經濟成長。

但「老虎指數」顯示,先進國家的企業與家庭信心持續疲軟,凸顯經濟成長面臨威脅;新興市場信心則仍高於長期平均水準。

這項研究強調,全球經濟活動雖持續走高,但美國各項指標已出現減緩的初期信號,中國的表現也陷入遲滯。歐元區各項指標顯示經濟展望相當溫吞;德國可能連續第3年萎縮,法國深陷政治危機已使財政信心動搖。

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普拉薩警告,全球經濟「基礎已出現裂縫」,包括股市繁榮與經濟成長威脅脫節。他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經濟格局看起來相當良好,但仍然動盪不定;家庭與企業信心備受貿易政策不確定、多國政局不安及地緣動盪而備受壓抑」。

普拉薩表示,「由於川普政府混亂的貿易政策,嚴厲鎮壓移民,並削減社福支出,對成長及就業造成重大傷害,因此美國的經濟成長正在泄氣。儘管衰退的機率仍低,但整體指標掩蓋了製造業疲軟,以及勞動市場顯然比幾個月之前明顯降溫的情勢」。

普拉薩表示,「金融市場原先受到美國貿易政策的打擊,但之後仍勇往直前;儘管經濟成長展望減弱,全球股價指數仍創新高。決策官員必須利用這段相對平靜的時間推動改革,及採取有節制的政策,使各國在面對以規則爲基礎的秩序斷裂之後可能發生的更強動盪之際,能夠提升本身的韌性」。

各國決策官員與經濟學者週一(13日)將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WB)年會。IMF常務理事喬琪耶娃在年會前表示,IMF預估全球成長「今明兩年只會略微」減緩,各種信號顯示「全球經濟基本上已經頂住多重震撼所帶來的重大壓力」。

這是因爲民間部門對新貿易秩序的調適能力超出預期,且關稅的衝擊並不如「解放日」所宣佈的措施那樣大。由於股市飆漲,金融情勢仍支持經濟活動。

據IMF計算,美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已由4月時的23%,降低到17.5%;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更高達3.8%。但喬琪耶娃擔憂的風險因素包括股市可能大幅回檔,因爲AI熱潮已將股價推升到網路泡沫時的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