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押注洗護和家政,連虧8年的豐巢靠副業翻盤?
小區樓下的快遞櫃,正在靠狂推副業賺錢。
如今,在豐巢快遞櫃的屏幕上,寄取快遞只佔據三分之一的位置,其餘空間則被"儲物服務"、"生活服務(洗衣洗鞋)"、"空調拆機清洗"等佔據。
截止目前,豐巢擁有33萬組智能快遞櫃,覆蓋了超過20.9萬個小區。這些快遞櫃曾經主要承擔着解決"從快遞站點到消費者手中"這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痛點,如今正在嘗試越來越多的跨界業務。
硬幣的另一面是,豐巢近期也頗爲動盪,不僅遞交的招股書已經超過6個月未更新,呈現失效狀態,管理層也迎來巨震。
企查查信息顯示,4月3日,原執行董事周湘東、徐育斌退出豐巢董事名單,李秋雨新進爲董事。徐育斌爲豐巢創始人,此前一直擔任豐巢董事長及CEO,目前仍是豐巢的法定代表人,周湘東則是豐巢的CFO。而新晉的李秋雨自2018年6月起擔任順豐控股投資併購部負責人,目前在11家順豐系企業擔任高管。
內外壓力之下,豐巢加碼佈局的副業,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小區樓下的快遞櫃,瘋狂押注洗護和家政
在豐巢的招股書裡,衣物洗護、儲物業務和廣告業務等一起被並稱爲"增值服務及其他"業務,2023年該業務收入爲9.6億元,佔據豐巢四分之一的營收。
儲物功能可以提升豐巢閒置快遞櫃的使用率,按照快遞櫃格子大小,收費在1元~3元/小時不等,與商場等區域的儲物櫃定價一致。而存放功能則是階梯式收費模式,以中格口爲例,存放3天價格爲10元/天,存放7天的價格則是5元/天,最長存放時間可以達12個月,價格爲480元。
一位快遞員向Tech星球介紹,豐巢通常會留出20到30個格子專門用於存儲服務,在618、雙11等大促節的時候,則會減少至10個格子左右,但更多是會出現在一些放鑰匙、外地出差暫存物品等一些應急需求上。
相比拓展快遞櫃至儲物功能,家政服務、洗護業務則更爲跨界,如今都歸爲豐巢"生活服務"板塊。其中,洗護業務是豐巢開始拓展生活服務的起點,採取了更加輕模式的運營。
目前豐巢的洗護業務由其最大股東順豐配送,比起遍佈在小區周圍的乾洗店,客單價至少在上百元的價格,豐巢所切入的是當下最火熱的互聯網洗衣市場,平臺提供流量入口,後端鏈接合作的第三方洗護工廠。
多位北京區域的順豐快遞員向Tech星球介紹,洗護業務的訂單一般是就近分配工廠,訂單最多是在河北區域,部分位於江浙區域,每個快遞員一個月大概可以接到四五個這樣的單子。和其他互聯網洗護企業一樣,豐巢合作的洗護工廠通常在租金更便宜的縣城區域。
豐巢在招股書中曾披露,截至2024年前5個月,豐巢洗護訂單96.2萬份,相比2022年增加了89.3萬單。儘管增長速度可觀,但如果按照豐巢覆蓋的20.9萬個小區數量粗略計算,目前單個小區洗護衣物的頻次並不算高。
但豐巢似乎下定決心要在生活服務賽道上越走越遠。除去互聯網洗護業務之外,豐巢目前還開啓了到家服務,涉及保潔、家電清洗,以及除蟑螂、除蟎等消毒保潔服務,幾乎是想在豐巢裡再造一個58同城。
豐巢的副業是一門好生意嗎?
硬幣的另一面是,豐巢所覆蓋的這些生活服務業務,早已經被互聯網大廠盯上,同樣有着快遞業務的京東,入局時間甚至較早,還採取了更加重投入的自營模式。
快遞服務企業入局洗護業務的優勢在於,可以降低物流和前期推廣成本,比起互聯網大廠更充沛的資金,豐巢試圖最大程度利用其所覆蓋幾十萬小區的優勢,包括通過邀請小區成員"拼單"更便宜功能,用低價在這個市場卷出一條出路。
但無論是互聯網洗護,還是家政服務,其涉及環節鏈條複雜,採取第三方合作模式,品控、售後等環節都是挑戰,也會影響用戶復購。
多位下單過豐巢洗護業務的消費者都向Tech星球表示,收到的衣服裡出現羽絨服面料損壞、衣服拉鍊洗掉等問題,雖然價格便宜,但對"暴力洗滌"也很擔憂。
一位下單豐巢洗護業務的消費者則反映,售後環節很波折,她向Tech星球介紹,一件2000元購買的羽絨服在清洗回來後出現破損,最開始聯繫河北的洗護工廠和平臺時,都被要求去找另一方賠償,最終以平臺按單件洗護價格的五倍賠償結束,但由於本身走的是低價模式,也就賠償了幾百元,她形容自己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這並非個例。在小紅書等平臺,以豐巢洗衣爲主題的筆記裡,"暴力洗滌"、避雷吐槽的貼子屢見不鮮。黑貓投訴上,關於豐巢洗護功能也多集中在衣物被洗壞之後的賠償問題。
而在今年3月,豐巢還因爲"5500元名牌鞋送洗後被擅自更換鞋底"事件,最終賠付了消費者5500元,豐巢曾對媒體披露,在內部排查過程中發現確實是工廠方面出現了漏洞,未能將需要特殊洗護的品牌鞋做區分,導致其在普通洗護中有所損毀。
一位互聯網洗護的創業者向Tech星球介紹,網上送洗這兩年非常火,背後的洗護工廠通過本地生活、短視頻等平臺獲取流量入口,主要是走量、低價模式,通常工廠的一臺乾洗機器一次性可以洗100多件衣服,普通線下乾洗店一次性只能洗20多件衣服,但弊端在於無法像線下洗衣店直接與用戶直接溝通,以及洗護質量如同開盲盒。
相比於互聯網大廠,如今的豐巢,顯然沒有充裕的資金去親自下場建洗護工廠。數據顯示,到2024年5月,京東洗衣在全國有200+自營化中央洗護工廠,同期豐巢只有135家第三方洗護工廠和廣東中山一家自營洗護工廠。
更便宜的線上洗衣業務,品控依舊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難題。Tech注意到,即使是自營模式,京東洗護功能裡面特別標註了面向"衣物鞋子在價值2000元以內"的提示。
相似的挑戰也會出現在其他外包於第三方的生活服務上,且面對的爭對手也更多,除了京東、美團,包括58同城、自如等企業深耕於到家服務多年。在招股書中,豐巢表示它的到家生活服務主要是通過外包進行服務,豐巢只負責通過經驗和熟練程度篩選外包人員,並進行簡單的崗前培訓,並不是自有的人員。
Tech星球下單的"空調清洗"服務訂單,儘管上門師傅自稱是專職於豐巢的員工,但其微信頭像卻顯示福悅家政,就職於另一個家政公司。
連續虧損8年,豐巢更加着急賺錢
執着於加碼做副業背後,豐巢這幾年過得並不算如意。
在快遞最後一公里生意上,比起以加盟模式大幅擴張的驛站,快遞櫃卻是一個十足的重投入商業項目,最大的兩項支出爲物業租金和設備折舊費用。
安信證券測算顯示,在上海一個普通小區投放一臺豐巢快遞櫃,其年運營成本接近1.7萬元,其中近一半是場地租金。如果單靠快遞員投櫃與包裹的超時收費,一臺櫃機一年只能掙11300元,難以覆蓋運營成本,算上廣告等其他收入,單櫃才能勉強實現6%的毛利。
也因此,在豐巢成立的八年時間內,一直是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21年到2023年,豐巢累計虧損了40億元,直到2024年上半年豐巢才實現盈利,期內利潤7160.2萬元。
盈利背後,也離不開豐巢趕上的兩波紅利,一波是電商運費險政策下陡增的退換貨,這部分收入兩年間猛增10倍,過去三年間佔豐巢收入比例從3.4%提升至34.8%。比起上門取件的退貨方式,豐巢的優勢在於24小時可以隨時運營存放的快遞櫃。而另一波則是悄然成長起來的"增值服務及其他業務"。
相比之下,豐巢的主營業務面臨的挑戰則在不斷增加。快遞櫃主要收入來自快遞員,一般會向快遞員收取0.2元-0.4元/櫃的費用,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5個月,豐巢快遞末端配送服務收入分別爲14.55億元、16.86億元、18.36億元和7.77億元。
儘管營收實現穩步增長,但該業務板塊佔總收入的比例從2021年的57.6%下降至2024年5月31日的40.8%。
除了驛站等快遞末端配送模式不斷擠佔豐巢的市場份額,快遞新規也對豐巢的業務產生不小衝擊。自2024年3月1日起實行的快遞新規政策提到,未經用戶同意,不得代爲確認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快遞末端服務設施等。
而且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電商平臺開始優化運費險等政策,很多商家也在雙11等節點上取消了運費險的選項,降低退貨比例。
在此背景下,想要繼續衝擊上市的豐巢顯然需要更多新故事。過去,豐巢也曾推出二手交易、生鮮團購等創新業務,但均未激起太大水花,所不同的是,對當下的豐巢來說,洗護、家政等新業務並不止是去打開快遞櫃服務企業的想象力,更緊迫的任務是賺錢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