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天酒店託管8家酒店 業績連虧三年如何走出“中年危機”?

本報記者 蔣政 鄭州報道

2025年2月5日,華天酒店發佈公告稱,爲解決控股股東與公司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對相關8家酒店進行整合託管,華天酒店將收取相應託管費用。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當地國資改革持續進行,實控人爲湖南省國資委的華天酒店自2021年以來出現多次控股股東變更。隨之而來的便是因同業競爭帶來的資產整合,以及公司經營戰略的轉型升級。

不過,根據該公司發佈的業績預告,華天酒店2024年仍然出現大幅虧損,其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爲負。同時,該公司旗下門店數量持續減少,託管門店已經減至22家(截至2024年上半年),較2019年縮水接近一半。

多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華天酒店作爲老牌民族酒店品牌,昔日曆史輝煌,但在歷次轉型中未能跟上發展步伐。在頭部酒管集團規模和營收保持增長時,該公司掉隊趨勢明顯。這也是很多區域國資酒店集團普遍面臨的困境,該類酒管公司亟待尋找破局之路。

解決同業競爭背後的戰略調整

根據公告信息顯示,華天酒店與控股股東湖南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陽光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託管協議》,擬託管陽光集團所持7家企業股權及1家企業代管權。

此舉是爲了解決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自2021年起,華天酒店控股股東多次出現變更。該年5月,其控股股東由華天集團變更爲興湘集團。六個月後,興湘集團又變更爲湖南酒店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天酒店當下控股股東湖南旅遊集團便是由湖南酒店旅遊發展集團兩次更名而來。

也正是自湖南旅遊集團入主華天集團之後,其全資子公司陽光集團旗下多家酒店業務與華天酒店存在同業競爭。彼時,控股股東就承諾,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委託管理、委託經營、資產重組、業務整合、資產轉讓給無關聯關係第三方、一方停止相關業務等方式,逐步減少以至最終消除雙方的業務重合情形。

事實上,早在2023年9月,華天酒店就受託管理陽光集團旗下的湖南陽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80%股權。原因同樣爲減少同業競爭。

華天酒店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選擇託管模式屬於過渡性策略,相關酒店的資產、收入等並未並表。公司在託管期間可以熟悉相關品牌運營和管理團隊等,後續再做規劃。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記者,託管可以暫時迴避所有權變更等可能需要更多批准程序的問題。目前酒店業發展狀況不是很好,選擇收購轉讓可能雙方很難快速達成一致,這會導致同業競爭無法儘早解決。

記者注意到,華天酒店在上述公告中並未透露相關酒店的經營情況。該公司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剛剛接洽上述酒店,還沒有掌握具體的經營數據。整體來看,相關酒店屬於優質資產,但有一些關於資產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還有待解決。在託管期間,華天酒店也會協助它們處理相關問題。

事實上,湖南省持續推進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調整與優化,隸屬於湖南省國資委的華天酒店也在改革和調整序列。記者注意到,除了控股股東變更之外,華天酒店的發展戰略同樣經歷轉型升級。

華天酒店是我國較早登陸資本市場的酒店類上市公司,擁有着輝煌的發展歷史。根據近些年的戰略調整,華天酒店開始謀求酒店主業與新興產業的雙輪驅動,尋求由專業酒店集團向綜合類優質大生活服務企業集團轉型升級。

展開來說,華天酒店將發力生活服務業板塊,比如洗衣、家政、物業、團餐等,服務對象有酒店、金融機構、各類學校、企業、機關單位等,爲社會各界提供衣物及鞋包洗護、酒店布草洗滌、物業管理、膳食經營管理及上下游配送一體化服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華天酒店生活服務業營收爲4332.89萬元,佔營收比重的14.15%,同比實現近三成的增長。

洛桑酒店機構亞太區首席顧問夏子帆認爲,在酒店行業近些年的變革中,該公司逐漸呈現掉隊趨勢。目前,該公司仍未擺脫虧損泥淖。

根據華天酒店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2024年公司歸母淨虧損約1.73億元至2.08億元,同比增虧37.76%至65.63%。這也將是該公司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酒店高參、酒店資產高參創始人兼CEO 羅家福也提到,華天酒店作爲上市公司平臺,當下需要解決的是主業扭虧的問題,而不是急於對外拓展委託管理,當旗下酒店資產實現扭虧爲盈,再考慮輸出品牌管理。

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成立於1988年的華天酒店,擁有三十七年的成長史。該集團擁有湖南省首家五星級酒店,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民族酒店品牌,曾位列“中國飯店業集團30強”“全球飯店業集團100強”。

只是,直至當下,華天酒店依然高度依賴湖南及周邊市場,尚未實現全國化佈局。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華天酒店管理門店僅有40家,已開業的39家,包括直營酒店17家、託管酒店22家。

該數據不僅不能與頭部酒店集團相比,同華天酒店的過去也有較大差距。在2019年,華天酒店自營和託管門店數量分別爲15和43家。不難看出,華天酒店託管門店數量縮水將近一半。

記者注意到,在酒店業務板塊,華天酒店希望逐步實現輕資產運營,在模式上堅持“自營+託管”的經營策略。只是,結合當下的自營酒店和託管酒店數量佔比來看,華天酒店似乎越走越“重”。

夏子帆告訴記者,酒管集團的自營門店的經營情況對託管業務有必然影響。只有自身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足夠,才能開拓託管業務。如果外界質疑其經營能力,相關託管業務也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在華天酒店內部,類似的質疑也存在。在2024年11月,華天酒店在審議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時,董事向軍、鄧永平,獨立董事馬召霞和孫春玉4人對議案投下反對票,原因就包括對公司經營結果不盡如人意、對未來發展表示擔憂等。

夏子帆認爲,華天酒店需要提升人才管理、經營水平以及品牌識別度。重新建立一支強悍的經營管理團隊,利用國企資源優勢,獨立出新的品牌體系。

羅家福也提到,華天酒店作爲上市公司平臺,當下需要解決的是主業扭虧的問題,而不是急於對外拓展委託管理,當旗下酒店資產實現扭虧爲盈,再考慮輸出品牌管理。爲實現酒店業績扭虧,需要對酒店資產進行全面審查,對周邊酒店競爭市場進行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創新運營模式,在增收和降本兩個方面做到極致。

“國資酒店首先還是要解決尾大不掉的問題,存量的直營酒店如果持續虧損,應當考慮引入市場化且更專業化的酒店資產管理公司介入,讓低效酒店資產儘快出表。與此同時,在處置酒店資產過程中,應該先提升酒店業績,再對外出售酒店資產,避免酒店資產以低價出讓。”羅家福說。

(編輯:於海霞 審覈: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