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瘋狂擴張的年代,這類酒店卻陷入危機

2023年,各個酒店集團都瘋狂的開新店搶奪市場。從OCC,ADR和RevPAR來看,酒店行業整體都有比較強勁的復甦。

但有一類酒店卻陷入了危機中,這就是完全服務酒店。

如果從高端大氣上檔次來說的話,全服務酒店應該是典型的代表。然而,不僅僅是以前之後,即便是疫情之前,這些酒店的業務都在持續萎縮。

1

全服務酒店一蹶不振?

通常來說,五星飯店大都爲全服務酒店。從ADR和OCC來看,2023年的五星飯店都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從營收和利潤來看,更是慘不忍睹。

營收在2012年以後處於下行通道中,這十幾年的利潤合計爲負數。即便是刨除掉疫情三年,情況也不容樂觀。

從五星飯店的數量來說,自2019年6月達到頂峰的826家後就沒有再增長,2023年,國內酒店大面積擴張,五星飯店的數量反而小幅下降。

這其中尤其以上海的五星飯店數量下降最快。

2019年9月數量達到頂峰,爲72家!2023年底只剩52家,下降了27.8%。

自打2020年起,上海的五星飯店就開啓了甩賣模式。2020年12月,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的轉讓價格是23億元,2021年4月的轉讓價格就跌到了21億元。

到現在只剩15億元了。

這家酒店的開業時間是2017年,佔地5.4萬平米,房間數是360間。開業時可謂氣勢恢宏,受到商旅人士的稱讚。

這家酒店是新華聯集團旗下高端商務旗艦之作--新華聯國際中心的重要商務配套。由純發誓商墅、高層甲級辦公、酒店、國際會議中心以及大型購物中心和國際分清商業街等多種業態組成。

除了新時代的五星飯店,上海的老五星飯店業同樣遭遇甩賣。

比如:上海日航酒店和萬豪系的上海豫園萬麗酒店等等。時至今日,上海的五星飯店越賣越多,還有一些新面孔也紛紛掛牌出售,比如:上海新天地安仕達酒店和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等。

然而,這些酒店紛紛有價無市,失去了流動性。

其中也有甩賣掉的,只不過大都是打了比較大的折扣。五星飯店的所有權紛紛從開發商轉移到做實業的家族企業。

2

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

從五星飯店的數量來看,增長的態勢在2015年戛然而止,對應的就是中國的房地產週期在2015年開始走下坡路。

請注意,雖然從2015年到2019年,居民還是搶着在買房,但那是因爲棚改貨幣化安置延長了房地產週期。

但這種生拉硬扯的延長並不能阻止房地產週期進入下行階段。奢華酒店對於房地產週期的敏感度要比居民高得多,因爲酒店屬於純投資品,而住宅還有消費品的屬性。

在房地產空前繁榮的階段,催生了大量的全服務酒店,這是開發商的標配,投資酒店的目的並非是爲了通過運營獲得回報,而是有以下的目的:

正是由於動機不純,所以酒店一旦開始經營就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最終導致營收和利潤都不理想,不但沒能給開發商帶來現金流,反而可能成了拖油瓶。

不僅如此,由於一時間新開的全服務酒店太多,競爭格外激烈,供過於求 ,使得經營雪上加霜。隨着2020年房地產的三道紅線下來後,開發商遭遇到史上最困難的現金流危機。

爲了自救,就紛紛拋售酒店物業,回收資金以便度過寒冬。然而,開發商卻很難找到接盤者,爲啥呢?

因爲接盤者首先要考慮的是:如果盤下這個酒店,多少年能回本?根據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五星級酒店的投資回報率最高是2010年的4%,靜態回收週期長達25年;

投資回報率最低是2014年的0.3%,需要333年回本。

因此,全服務酒店中的優質資產可能並不多,接盤者勢必不敢隨便出手。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上文所述的,上海不少五星級酒店甩賣了好幾年都賣不掉。

對於這部分酒店,可能只有另想辦法。比如,改變商業用途,將酒店改爲寫字樓等等,而且還得折價出手。

從接盤者的角度來考慮,他們肯定是要在年回報率高於貸款利率的情況下才會出手。

根據邁點的統計:

2024年1月,共有28家酒店拍賣,其中拍賣價格在億元以上酒店10家,只有一樁拍賣成交。

2024年2月,共有26家酒店拍賣,其中拍賣價格在億元以上酒店7家,全部流拍。

2024年3月,共有32個酒店項目拍賣,其中拍賣價格在億元以上酒店4家,全部流拍。

看樣子,找人接盤這事,實屬困難。更何況是動不動就上億甚至十幾億的全服務酒店。

3

市場需求大幅萎縮

顧名思義,全服務酒店提供的服務比有限服務酒店要曠闊的得多,但支持其生意的主要是會議服務。

隨着地產週期的下行,需求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第一,政府賣不動地了,財政收入大幅縮水,甚至不少地方政府都負債累累。

於是乎,一切會議活動都從簡,甚至直接不開了。

第二,開發商資金鍊大都處於斷裂的邊緣。這幾年更是雷聲不斷,會議需求也大幅縮減。

第三,會銷模式遭遇瓶頸。

在疫情前,不少直銷和會銷公司都有比較旺盛的會議需求。

但這兩年不僅是消費者對會銷這種模式產生了免疫和厭惡,而且行業也捲到生意都不好做了。在疫情以後,他們邀約客戶的難度大大增加。

第四,醫藥反腐愈演愈烈。

這兩年,醫藥行業也遭遇重大變革,爲了控制醫藥價格,國家開展了全國性的醫藥反腐。導致藥企紛紛都取消了學術會議,醫生更是避而遠之。

第五,線上會議衝擊。

經過疫情的洗禮,人們越來越習慣於線上會議。如果不是非要面面交談的生意,大家寧可在線上高效率溝通。

第六,會展模式多樣化。

不少會展公司搶奪了全服務酒店的會議服務,他們用更低的會展成本帶走了不少的客戶。

第七,中高端酒店搶佔小型會議市場份額。

這兩年,中高端酒店擴展速度明顯加快。他們以更低的成本,在價格上碾壓全服務酒店,迅速搶奪小型會議的需求。

對於全服務酒店來說,競爭對手從四面八方用來,可謂是四面楚歌。

4

如何破局

在我們看來,無所謂破局。

勢必會出清一部分全服務酒店,最終達到供需平衡,這個細分行業才能企穩。能夠在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的,大概率會是佔據優勢資源的酒店。而那種在開店之處的初心就不是爲了做好這個生意的酒店,恐怕最終都難逃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