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餘年首虧 拓斯達押注機器人業務
本報記者 莊靈輝 趙毅 深圳報道
持續收縮“項目類”業務背景下,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07.SZ,以下簡稱“拓斯達”)迎2012年以來首次虧損。
日前,拓斯達發佈2024年年報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拓斯達營收淨利均雙降,且2024年度出現虧損。
拓斯達將業績下滑及虧損歸因於其主動收縮“項目類”業務等。至少在2022年,拓斯達就將其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歸爲“項目類”業務,並收縮相應業務規模。與之相對應的是,拓斯達表示將聚焦機器人、注塑機、數控機牀三大產品。
“公司‘項目類’業務通常採取大客戶模式,最明顯的特點是訂單金額高、容易形成較大規模,但標準化程度較低,毛利率水平有限。”拓斯達方面近日在回覆《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持續的週期低谷迫使相關行業項目接單毛利壓縮,部分客戶因產能過剩、資金緊張等多種原因可能會直接導致項目的驗收及結算不及預期;同時,隨着公司“產品類”業務穩步發展,產品競爭力、出貨量及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項目類”業務導流價值逐步弱化。
因此,拓斯達表示,2022年年底,公司開始主動捨棄低毛利、高風險項目,控制接單規模,堅定推進“聚焦產品、收縮項目”戰略轉型,向產品公司邁進。
計劃剝離“項目類”業務
年報顯示,2024年度,拓斯達實現營收28.72億元,同比下降36.92%;實現歸母淨利潤-2.45億元,同比下降378.58%;實現扣非淨利潤-2.50億元,同比下滑445.33%。
除資產減值等因素外,拓斯達將2024年度業績大幅下滑及虧損的原因解釋爲其主動收縮“項目類”業務規模。拓斯達表示,2024年度,公司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大幅收縮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規模,對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公司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下游客戶主要爲光伏、鋰電、3C行業,部分客戶因競爭環境加劇、產能過剩、資金緊張等多種原因,導致項目的驗收及結算不及預期,進一步對公司淨利潤產生不利影響。”拓斯達表示,2024年度,公司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超50%,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是造成業務大幅下滑及虧損的主要原因。
2025年第一季度,拓斯達業績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當期,拓斯達實現營收3.62億元,同比下降63.83%;歸母淨利潤0.04億元,同比下降87.14%;扣非淨利潤0.01億元,同比下降94.82%。
拓斯達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佔比大幅降低;相應業務收入下降導致毛利額下降超7000萬元,減值準備同比增加約500萬元。
即便如此,拓斯達仍堅持剝離“項目類”業務。拓斯達表示,公司將會進一步收縮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通過進一步收縮業務、子公司股權調整等方式,逐步剝離相應業務。
“公司對於‘項目類’業務定位主要是‘貢獻利潤+業務導流’。”拓斯達方面向記者表示,過往在市場上升期,公司加速擴張,尋找各種應用場景,不斷開展新業務。近年來新能源持續的週期低谷,迫使相關行業項目接單毛利壓縮,部分客戶因產能過剩、資金緊張等多種原因可能會直接導致項目的驗收及結算不及預期。
拓斯達方面指出,公司“項目類”業務容易形成較大規模,但標準化程度較低,毛利率水平有限。並且,項目越多、規模越大,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也越大,方案實施以及交付週期也會越長。
疊加“產品類”業務穩步發展等因素,拓斯達自2022年以來開始主動收縮“項目類”業務規模。在2022年年報中,拓斯達表示,2022年公司把業務分爲“產品類”和“項目類”,主動刪減非主營業務、利潤低、交付週期長的項目,讓業務更聚焦於主業。
持續收縮相應業務背景下,拓斯達2023年度業績也有所承壓,營收、淨利雙降,但當期該公司仍實現1億元左右的淨利潤。
聚焦工業機器人等智造產品
主動收縮“項目類”業務的同時,拓斯達聚焦“產品類”業務,主要爲工業機器人、注塑機、數控機牀三大產品。
“公司以注塑機配套設備業務作爲開端,業務發展經歷了多個細分賽道延展,目前已形成智能製造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拓斯達方面表示,工業機器人、數控機牀、注塑機及配套設備等屬於製造業通用標準品,自動化應用解決方案屬於製造業下游集成應用,下游幾乎覆蓋所有制造業,具有高度的客戶協同性。
拓斯達在年報中指出,2024年度,公司“產品類”業務實現規模毛利增長,其中規模比重同比增加15.62個百分點,毛利額貢獻佔比同比增加47.71個百分點。除去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業務,公司其餘業務綜合毛利率爲34.25%,同比增加3.30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2024年度,拓斯達工業機器人收入同比增長12.50%,毛利率同比增加3.93個百分點,其中自產多關節工業機器人收入同比增長76.04%,機械手收入同比增長26.20%;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收入同比增長18.67%,其中注塑機收入同比增長 10.50%,注塑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收入同比增長 25.97%。
不過,三大產品中也有部分產品營收或毛利出現下滑。
2024年度,拓斯達數控機牀業務收入出現下滑,同比下降11.71%;毛利率同比減少1.81%。當期,拓斯達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毛利率也同比減少1.49%。
對於數控機牀業務,拓斯達表示,因2024年上半年廠房搬遷導致生產及交付受限,全年收入同比下降11.71%,但隨着生產交付恢復正常產能後,下半年收入較上半年收入環比增長145.97%。
此外,拓斯達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產品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7%。其中,工業機器人收入同比增長23.81%;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收入同比增長5.97%;數控機牀訂單量超120臺,訂單金額同比增長超70%。
“未來,隨着工業機器人、注塑機和數控機牀產品線的發展壯大,公司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能力逐步提升,‘產品類’業務比重會進一步增加,‘項目類’業務比重會持續下降,業務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會持續修復。”拓斯達方面表示,從2025年一季度數據來看,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大幅優化,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佔比大幅降低,其餘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23%,綜合毛利率爲37.43%。
海外營收未降反增
2024年度,拓斯達整體營收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海外營收卻未降反增。
數據顯示,2024年度,拓斯達海外營收約6.01億元,同比增長19.48%,佔整體營收比重也由上一年的11.04%增至20.92%。
“公司緊抓海外市場增量機遇,相繼成立越南北寧分公司、墨西哥辦事處、印尼首個技術中心,確保全面高效的服務及產品保障。”對於海外營收情況,拓斯達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電動注塑機首次進入泰國、越南市場;以製造解決方案規劃服務爲北美家電行業業務拓展奠定基礎,協同客戶降本和提升市場競爭力;助力小型家電的戰略性客戶進軍印尼市場,實現智能製造;民用航空領域的數控機牀專用機型GMU-900成功出口歐洲。
不過,近年來,拓斯達海外營收佔比有所波動,2019年度首次超10%,此後連續兩個年度均在20%上下。但2022年度及2023年度,拓斯達海外營收佔比再度下降至10.29%、11.04%。
同時,近年來拓斯達海外業務毛利率也有所波動,整體呈下降趨勢。Wind數據顯示,2019年度—2024年度,拓斯達海外業務毛利率分別爲40.18%、32.08%、23.42%、23.66%、24.97%、13.37%。
“未來,公司將實施精細化市場深耕,構建全域渠道網絡。”對於海外業務,拓斯達方面表示,公司將把握新興產業增量市場,通過“行業+工藝”精準觸達客戶,鞏固3C、注塑、航空等優勢根據地,發掘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契機,不斷提高客戶覆蓋度及市場滲透率。同時將加深海外渠道佈局,推動服務能力升級,增強全球競爭力。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