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解禁一週疫情未擴散 環境部12月6日公告廚餘養豬新制

非洲豬瘟中央應變災害中心今舉行會議,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會議重點。圖/記者楊惠琪攝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4)日召開第50次會議,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從11月7日全面解禁以後,針對豬隻拍賣市場、屠宰場等高強度採檢,呈現全面陰性。爲強化防疫,未來化制場一旦有出現數量上的異常,必須當天即時處置。至於廚餘養豬部分,環境部將在12月6日前完成法令完備公告,只要豬農裝設監測系統、落實蒸煮,屆時可由地方政府決定是否開放。

陳駿季強調,恢復廚餘養豬必須要有蒸煮設備符合法規、落實地方稽查、法令完備三項前提,但三個要件具備後,最重要是要有地方政府同意,因爲所有地方廚餘再利用的執照,都是由地方政府核發。

環境部日前在臺中、屏東等地,召開養豬廚餘蒸煮溫度及影像監視系統政策、安裝及補助說明會。全臺429家廚餘養豬場,未來都要安裝廚餘蒸煮即時監測系統,違者最高依廢清法,開罰300萬元。

環境部環管署副署長林佐祥今指出,已着手修訂「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辦法」,強化對於廚餘再利用的相關規定,未來養豬戶如果要用廚餘來養豬的話,一定要裝設蒸煮溫度及影像監視系統。預計在12月6日修訂完成並公告。

針對養豬協會將北上抗議,呼籲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廚餘養豬是一個議題,農業部都會傾聽各方意見,他強調,廚餘本身一定要落實蒸煮、確保安全,才能夠進到廚餘養豬系統,後續等政策大方向擬訂後,會再跟飼料或廚餘養豬的豬農充分溝通。

此外,針對廚餘再利用登記檢核的養豬場,未來在清運廚餘部分也有明確規範。陳駿季指出,未來廚餘絕對不可以異地處理,例如高雄市的廚餘只能在高雄市處理。爲了掌握廚餘車行車軌跡,指揮中心也要求養豬場的廚餘清運車,必須在11月18日前全面安裝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