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沒變化卻選擇開刀 40歲女揪出肺癌 醫大讚
健檢發現肺部出現毛玻璃結節影像時,很多人會陷入該追蹤或開刀切除的抉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健檢發現肺部有疑似肺癌影像的毛玻璃肺結節時,很多人會陷入該追蹤或手術切除的抉擇。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位40歲女子,肺部有1顆2.2公分的毛玻璃結節,雖追蹤3個月沒變化,仍決定趁年輕及早手術拿掉,術後證明是早期肺癌,若換成是他,也會選擇開刀,否則以他緊張型的個性,可能會食不下咽。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粉專「廖繼鼎醫師 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發文指出,上述40歲女子在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顆2.2公分毛玻璃結節,追蹤3個月都沒變化,但女子笑着說,「嚴格說,再擺擺也許幾年都差不多,但我想趁恢復能力好,先把它拿掉。」手術後病理結果是1A期早期肺癌,幾乎100%能痊癒。
廖繼鼎表示,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以「馬上手術」決定來說,2.2 公分的毛玻璃結節,如果病理結果是1A期腺癌,代表還在非常早期,5年存活率接近100%,年紀不大、身體恢復力好,選擇提早處理,確實是常見也安全的策略。
廖繼鼎表示,若女子選擇「再擺擺」也不是錯,有些毛玻璃長得很慢,3個月沒變化,有時甚至1到2年都不動。但醫學上沒人能保證它一定不變,所以選擇早一步處理,能去除心裡的擔心。
廖繼鼎表示,癌症治療從來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屬於自己的選擇,依照身體、年紀、生活計劃來做出抉擇,纔是最適合的答案,想要心安、確定答案的人,開刀是最快的路,想避免手術風險、觀察變化,追蹤也有醫學依據,最重要的是參與了自己的決定,這就是最好的治療。
雖然是否決定開刀沒有對錯,但廖繼鼎表示,如果他發生了像上述女子一樣的情況,他覺得自己會選擇開刀,因爲他屬於緊張型個性,要他觀察3個月或半年,他可能會食不下咽。
廖繼鼎先前發文表示,毛玻璃就像一片透明的雲出現在肺上,可能只是發炎,也可能是非常早期的腺癌,是否危險要看3點,第一是有沒有實心部分、第二是有無變大、第三則是病人本身的風險因素,如年齡、抽菸史、家族史。有些結節可以觀察,一年做一次電腦斷層掃描追蹤,有些則要積極治療。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