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健檢發現肺結節不理 1年後成肺腺癌末 3特徵要小心

醫師提醒,若肺部影像檢查,發現有肺結節,應聽從醫囑進行追蹤。(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肺癌是國內最好發的癌症。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分享有位30歲女老師,在健檢時發現有肺結節,她不在意,1年後因爬樓梯有點喘就醫,竟發現已是肺腺癌末期,兩側肺葉、腦部都有腫瘤,提醒若有肺結節,尤其是直徑超過0.5公分,或結節邊緣不規則、霧霧的,都會提高惡性可能,應聽醫囑嚴密追蹤。

魏智偉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上述女老師早在發病1年前,在學校健檢中,發現肺部有結節,因爲沒有任何不適,女老師未聽從醫囑到醫院進行追蹤,1年後,女老師發現爬樓梯時,會有一些喘,有時只是輕微咳嗽後,也有一點胸痛,這纔到醫院就醫。

魏智偉說,女老師到院後先照了張X光,他看到時真的嚇了一跳,肺部有非常多的腫瘤病竈,兩側肺葉都是,後來進一步檢查,腦部、腎上腺也有許多轉移的病竈,「其實就是末期了,是末期的肺腺癌。」

魏智偉表示,這名女老師才30歲,因爲輕忽先前肺結節病竈,以致一確診就是肺腺癌末期,預後變差,非常可惜。他提醒民衆如果有做肺部的影像學檢查,也被告知有肺結節,有以下兩個地方要注意。

如果肺結節很小,小於0.5公分,那其實追蹤2年,它沒有任何的變化,那就是1個良性的病竈,如果腫瘤大於0.5公分,且有長大情況,就要特別注意惡性可能。

如果這個結節很乖,就是一個鈣化點,它的邊緣會比較乾淨,但若它本身是發炎病竈,或是惡性腫瘤,它會往旁邊侵犯,病竈邊緣會像毛玻璃、霧霧的,或是有一些奇形怪狀,甚至與血管聯結,這就一定要去做切片診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