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都有肺結節 他逃過開肺、她卻成癌 醫曝關鍵差異
肺結節可能是暫時的發炎反應,但也可能是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肺結節可能是癌症警訊,也可能是暫時的發炎反應,醫師劉博仁指出,自己診間正好先後出現兩起這樣的案例,一位猶豫開刀的患者經調理後肺結節縮小,確認只是感染造成的假性結節、一位女性則出現肺結節變大的情形,手術後確診肺癌。他提醒,不是每個結節都要馬上開刀,但當結節增大、變實心、形狀不規則時,就要果斷處理。
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指出,上個月先後有兩位肺結節患者前來求診。一位是在醫院做低劑量斷層發現肺部有1.2公分、不規則的結節,被建議開刀,但病患相當猶豫,於是先嚐試進行功能醫學調理與追蹤,4個月後再做檢查,結節縮小到0.3公分,確認只是感染造成的假性結節,不用做手術。
劉博仁接着分享第二位案例,女性病患在右上肺發現0.9公分毛玻璃樣結節,半年間形狀沒變,但之後卻開始長大,於是強烈建議她去做手術,最後證實爲第一期肺腺癌,還好發現並處理得早,沒有擴散到它處。
劉博仁表示,兩起案例結果大不相同,有些肺結節只是暫時的發炎反應,有些則是早期癌症的警訊,一般來說,會建議考慮開刀的情況包括結節大於0.8公分,且形狀不規則;毛玻璃樣結節逐漸增大;有明顯實性成分出現;高危險羣如有吸菸史、家族史者,以及女性中無吸菸習慣但出現毛玻璃樣影像變化者,符合這些條件時建議積極處理,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劉博仁指出,雖然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他建議高風險者要定期追蹤;日常做好飲食保養,多吃十字花科蔬菜、番茄、紅椒、莓果類、深海魚類等;積極做好睡眠與運動的生活管理;遠離菸害、減少PM2.5與油煙暴露。最後,當結節增大、變實心、形狀不規則時,就要果斷處理。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