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醫建議從20多歲「做好3件事」:大腦會感謝你

▲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早在20多歲就開始累積。(示意圖/Pixabay)

圖文/CTWANT

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早在20多歲就開始累積!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高血壓、膽固醇異常、缺乏運動等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對年輕人的大腦認知功能已有細微影響。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也強調,預防失智應從年輕時做起,改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纔能有效保護大腦健康,延緩認知退化。

鄭淳予醫師今(28)早在臉書發文指出,失智症的風險可能從20多歲就開始悄悄累積,許多人總以爲失智是老年纔會面臨的問題,但事實上,相關的蛛絲馬跡早在24歲就可能悄然出現。

鄭淳予醫師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團隊2025年4月發表於《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Americas》的最新世代研究指出,包括高血壓、膽固醇異常、缺乏運動、慢性發炎等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對大腦的負面影響可能從20多歲就開始逐步累積。

該研究還發現,受試者的心血管健康狀態、免疫發炎指標,以及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生物標記,全都與認知記憶表現密切相關,即使在年輕族羣也不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認知測驗中觀察到的細微變化,在年輕受試者身上就已能察覺,顯示在臨牀症狀出現前,大腦可能早已埋下退化的伏筆。

鄭淳予醫師特別提醒,失智症的預防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行動。他建議民衆放下手中的含糖飲料和加工糕餅麪包,因爲這些選擇將直接影響大腦健康。當前的生活習慣,包括血壓控制、運動頻率、飲食內容、睡眠品質以及抗發炎習慣,都是守護大腦、延緩退化的關鍵因素。

他也強調,現在開始「吃對、睡飽、動起來」,不只是爲了腹肌,還是爲了保住我們的記憶力,「放下手上的手搖飲和加工糕餅麪包,大腦會感謝你。」

鄭淳予醫師還在文末補充,這項研究是透過分析美國「青少年到成人健康全國縱貫研究」(Add Health)的數據資料,追蹤約1萬多名從青少年到成年的受試者。研究團隊分別在受試者24至34歲及34至44歲期間,進行問卷調查、認知測驗、身體檢查及血液生物標記分析,獲得這些重要發現。

延伸閱讀▸ 婚姻淪待遇競賽?女友揪「房產沒寫她名字」惹議 男嘆:我拿什麼贏▸ 婦人照X光「體內佈滿白點」 醫師解釋恐怖真相▸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