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不建議做的6件事!只會讓你越來越累

假期本應是放鬆身心的時光,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許多人假期歸來後卻感到更加疲憊。其實,有些休息方式非但不能讓你恢復精力,反而讓你越休息越勞累。因此,假期最不建議做這6件事,只會讓你越休息越累!

1、大吃大喝

不少人到節假日總想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不過,2023年《自然免疫》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短期攝入高熱量大餐,會給免疫系統“拖後腿”。從健康飲食到高能量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會抑制黏膜和全身免疫力。

不過,研究也發現,在重新引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後,免疫抑制現象得到緩解。所以如果想吃“大餐”,及時補充膳食纖維也尤爲重要。比如,適當多吃些水果、蔬菜、全穀物等。

2、過度補覺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馬青峰2024年在該院公衆號刊文表示,終於有了一個長假,人們一下子放鬆了,很多人把休息時間拉長,想把之前因爲勞累而損失的時間補回來,這讓他們的生物鐘變得與平時不一樣了。

這種生物鐘的快速變化,就像生活中人們倒時差一樣,身體上會有不適的感覺。

其實,對於平時不缺覺的人,假期還是保持規律的作息更好,根本不用額外補覺。如果晚上有睏意,很容易入睡,可以適當早睡。如果早睡睡不着,就不要提前上牀,可以改爲晚點起牀,以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爲宜,最好不超2小時。

3、躺着看手機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心身醫學科住院醫師吳莉萍2022年在該院公衆號刊文介紹,躺在牀上刷手機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在休息,因爲你的大腦不斷地在分泌多巴胺,它在非常持續高速地工作。

而且,很多人用着自認爲舒適的姿勢“半躺着”看着手機,身體也在“抗議”。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傷科主治醫師楊勝平2025年該院公衆號刊文表示,躺着看手機有三大危害。

首先,躺着看手機,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帶來持續的頸肩痛,還可能引發上肢麻木、無力等更嚴重的頸椎問題。

其次,躺着看手機時,由於視線與手機屏幕的角度變化,眼睛需要不斷調整焦距以適應屏幕。這種頻繁的視覺調整很容易引發眼部疲勞、眩暈甚至頭痛。

第三,躺着玩手機時,骨盆會發生旋轉傾斜,腰椎間盤單側壓力驟增,腰部肌肉持續緊張勞損。

比起玩手機,建議假期變換活動內容、參與主動式休閒。比如,來一場體驗生活的旅行,試一試之前沒有做過的陶藝,沒有做過的菜品等,讓自己迴歸到真正的生活中。

4、一點不運動

長期缺乏運動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疲勞。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耐力和活力。

江蘇省溧陽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王志強2024年在該院公衆號刊文介紹,有些人放假就喜歡躺平,如果長時間睡懶覺或者躺着休息,會出現精神不振、身倦無力等氣虛的症狀,這是因爲“久臥傷氣”。

如果經常睡懶覺或者躺着休息,會導致外出時間減少,影響體內陰陽平衡,導致陽氣虛弱,陽氣不能推動氣血的運行,就會出現氣血不暢的情況。

5、口渴才喝水

假期很多人“宅”在家裡,或者外出旅行,直到渴了纔想起來喝水。然而,北京市老年醫院預防保健科主治醫師馬毅2021年在該院公衆號刊文介紹,人體缺水容易導致血流量降低,身體內運送氧氣量減少,肌肉與神經功能的調節能力下降,很容易產生疲勞感。一般感到口渴時再喝水就已經晚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成年男性每天要喝1700毫升水,成年女性每天要喝1500毫升水,也就是說每天至少6-8杯水比較合適。

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飲水總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時沒事時也隨手喝一點,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喝點水。

6、睡前愛喝酒

假期難免小聚,有時候晚上聚餐喝酒到半夜,會影響睡眠,讓人疲憊。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鄒君君2025年在該院公衆號刊文介紹,許多人在小酌過後會進入“微醺”狀態,達到快速入睡的效果。但其實,這種“快速入睡”是一種具有欺騙性的錯覺。就像用棍子打暈一個人,而非引導其自然入睡。

具體來看,酒精剛進入身體時濃度較高,會在睡眠前階段增加非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讓人們很快進入深睡。但經過身體一段時間的代謝後,體內的酒精濃度下降,快速眼動睡眠時間增加,加之酒精代謝時會產生乙醛,刺激交感神經,易導致後半夜頻繁覺醒或早醒。睡眠結構的碎片化,也會導致醒來後仍感疲憊,第二天專注力下降、情緒煩躁。

一般喝完酒到睡覺,至少要間隔1小時,儘量間隔2小時以上。給酒精分解和排出的時間,這樣睡眠纔會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