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要活了?新青安、換屋接連鬆綁 預售案場數據打臉
房市示意圖。 記者朱曼寧/攝影
央行上週宣佈新青安不納入《銀行法》第72-2條天條限額,8日又宣佈鬆綁換屋措施,部分民衆認爲房市可能又要活絡了。不過,專家指出,北臺灣預售市場最新成交狀況,仍是平均每週成交一組,並無太大的反應;建商也坦言,央行僅是針對特定族羣,對房市買氣帶動效果不大。
央行今日宣佈,將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換屋民衆出售原有房屋的期限將由一年延長到18個月,市場普遍認爲換屋族可鬆一口氣。對此,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認爲,央行鬆綁自住貸款政策,只是微調作用,對有換屋需求的自住族來說是相對友善的安排,因爲在目前交易量降溫、房屋銷售期拉長的市場環境下,貸款也都要排隊撥款,所以一年的時間確實偏緊,這項調整能讓民衆在換屋過程中減少資金壓力,不必急售,也有更多彈性來銜接資金流。
排除72-2條 只是救助實質自住者、對房市算不上利多
不過,賴正鎰指出,若從整體房地產市場來看,其實應該談不上利多。畢竟央行只是針對「特定族羣」的便民措施,減輕對金流週轉的壓力,對市場整體買氣的帶動效果不大,無法像寬鬆利率或大規模放寬貸款成數那樣,對成交量或房價產生顯著刺激。另外,央行仍維持整體信用管制架構,並未放寬對投資客或高價住宅的限制,因此這次政策主要是「避免實質自住者被困住」,對房市氛圍的改善有溫和作用,但對開發商及代銷,更談不上是利多。
進一步觀察最新市調,據住展雜誌統計,新青安鬆綁政策出爐後的北臺灣週末來客、成交量,來客量約在10組,交易仍只有一組、與前一週無差異,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目前以元利、國泰、馥華、寶舖等品牌表現爲佳,以及體質穩健的地段新案爲優,因爲新青安概念房效益已和緩,本就爲主流低總小宅,又屬成屋優勢,沒有投資氛圍發酵空間,反應不如預期。
至於換屋措施鬆綁,延長切結時間達半年,陳炳辰認爲,這很有可能代表9月18日理監事會議應不會再有放寬限貸的可能性,否則屆時放寬,換屋族交易的買方已能待得合理款項,則又何必延長切結,除非已決定大舉重新炒熱房市纔有可能。另一方面,以延長半年來說,是否代表半年爲央行管制調整的暗示,因爲半年後又恰逢選舉到來,有機率再見到年輕人買房優惠政策,都爲可觀察方向。
延伸閱讀
新青安鬆綁!銀行業者:貸款上限是這樣算 自備款恐要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