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警報響!財部點名「4大關鍵」 三大房稅6月全跌

▲財政部揭「購屋信心崩盤」4因素。(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財政部10日公佈6月全國稅收概況,與不動產交易相關的稅目全面下滑,其中房地合一稅年減幅度超過35%,跌勢最爲明顯。主因在於房貸審覈趨嚴、央行信用緊縮政策,加上美國關稅壓力與國際政治局勢動盪,使整體經濟前景充滿變數,民衆購屋意願明顯轉弱。

爲減緩美方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衝擊,政府今年延後綜所稅申報與繳納時程,導致部分稅款延遲入帳。財政部數據顯示,6月全國賦稅實收新臺幣403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一半;累計上半年稅收1兆4253億元,年減幅度達33.2%。

針對與房地產交易有關的稅目,6月的土地增值稅、契稅與房地合一稅均呈現年減趨勢。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房市持續承壓,除了受金融政策影響,國際經貿環境的不穩定,也進一步影響消費者信心,使得民衆在購屋心態保守,觀望氣氛濃厚,交易量明顯縮水。

以土地增值稅爲例,6月實徵金額約5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5%,且已連續4個月出現雙位數衰退。就區域別觀察,臺中、新北與臺南稅收減幅最大,僅桃園因有數筆高價交易案,稅收呈現小幅成長。

土地增值稅上半年累計收入爲36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8.5%。其中以新北、臺北與高雄的減少情況最明顯,六都僅臺中市逆勢上揚。

契稅方面,6月實收14億元,年減9.8%,同樣連續4個月出現負成長。不過跌幅逐步收斂,六都中以高雄、臺中及新北市衰退最明顯,原因是交易量萎縮明顯;桃園、臺北與臺南則略有年增。

契稅上半年總計徵得7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新北、高雄與臺南市稅收衰退幅度較大,六都中只有桃園維持正成長。

至於房地合一稅,6月實徵43億元左右,年減幅達35.3%,爲連續第3個月出現雙位數下滑。其中,高雄、臺南、臺中及桃園的稅收縮水近五成,臺北減幅16.5%,新北則小幅下降2.1%。

累計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爲237億元,年減幅度達19.1%。六都中僅新北市逆勢成長12.4%,其餘五都皆呈現超過兩成的下滑。

另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元旦起,房地合一稅在扣除中央統籌分配後的餘額,專用於住宅政策與長照支出,由行政院依實際需要與財務狀況進行分配,且任何單一用途獲配金額不得少於該餘額的10%。

今年上半年撥入住宅基金金額達4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1.7%。主因是撥入比例由去年10%提高至20%,顯見政府對住宅政策的財務支援力度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