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關稅引發「缺藥潮」 邱泰源:原料藥儲備6個月、製劑藥3個月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衝擊藥價,醫藥界擔心面臨缺藥。對此,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日表示,已經啓動四大策略,包括藥品預警制度、增加藥品儲存量等,已經請有國外許可證的廠商增加備妥藥物,製劑藥要備妥3個月,原料藥要有6個月。

邱泰源今日上午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因應美國關稅變化,一定要穩固藥品供應無缺,藥價也要合理,衛福部已啓動四大策略,第一是藥品預警制度,第二是增加藥品儲存量,第三是藥價合理,第四是鼓勵國產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生產,都已經有具體措施確保國內供藥穩定性。

邱泰源說,先前已經請有國外許可證的廠商備妥藥物,製劑藥要備妥3個月,原料藥要有6個月,特別針對罕藥、癌症用藥、生物製劑等藥品,都會主動追蹤藥品狀況,針對可能影響輸入的藥品,都請業者提升安全存量,確保民衆用藥無虞。

而在「藥價合理」方面,他坦言,一旦實施藥品關稅,短期間有可能價格會有影響,廠商可依健保規定,向健保提出調整給付,以即時反映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