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洲豬瘟廚餘禁養豬 竹市廚餘廠增量能應變...多餘採焚化

新竹市現有廚餘處理廠,每月可處理300公噸廚餘,3周即可熟成爲堆肥,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已將提高至450公噸量能。圖/報系資料照

廚餘禁止養豬後,去化管道受限,新竹市現有廚餘處理廠,每月可處理300公噸廚餘,3周即可熟成爲堆肥,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已將提高至450公噸量能,不過竹市每天產出30噸家戶廚餘,其中20噸由畜牧業者回收再利用,加上畜牧場原本每月收受機關學校、事業廚餘約300至500公噸,如今廚餘禁止養豬,環保局暫以焚化方式處理。

新竹市環保局指出,新竹市高效廚餘處理廠原設計每月處理量能300公噸,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將採取延長人員作業時間及縮短髮酵機停留時間方式,將處理量能提高至450公噸;原畜牧場收受竹市餐廳、事業廚餘約每月300至500公噸,該部份廚餘暫時以焚化方式處理。

新竹市環保局表示,爲因應農業部宣佈「廚餘禁止用於養豬、禁止畜牧場收運廚餘」政策,竹市已備妥完整的3大廚餘清運規畫,包括一般家戶沿線收運廚餘不受影響,由環保局定點清運廚餘的社區仍正常運作。

至於原本由團膳公司或畜牧場直接收運廚餘的學校及機關,環保局表示,將由環保局委託的民間廠商協助清運廚餘,已申請停止隨水費徵收垃圾清除處理費的大型社區且由畜牧場載運廚餘者,則請社區自行委託清除機構載運廚餘至環保局指定場所。同時請民衆配合源頭減量政策,愛物惜食,避免浪費減少廚餘產生。

此外,新竹市廚餘堆肥處理廠新建工程,廠房於去年12月26日動工,已於今年8月30日竣工,目前正向建管單位申請建築物使用執照,預計於今年12月底前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