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機構」也成詐騙手法...他連續被「各種騙」損失超過500萬

網路詐騙猖獗,北市1名被害人連續被網路廣告詐騙三次,損失逾513萬,先被兩次投資詐騙後,最後被誆稱是反詐機構的詐騙集團,聲稱要協助處理詐騙案追回資金,被害人乍聽之下急於把錢追回,再次掉進陷阱,欲哭無淚。

警方指出,北市1名受害人去年在臉書瀏覽看到一則投資廣告,話術包括「專業老師指導、保證獲利」羣組內有人自稱「投資老師」與「助手」,分享股市走勢與「獨家內線」保證很快就能翻倍,被害人最終投入逾300萬元,直到想提領獲利,竟發現帳號遭鎖,對方也人間蒸發。

今年初,該受害人家中發生變故,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則「舊衣回收」廣告,被引導進Line羣組,詐團話術是「把舊衣捐出去的同時,也能用虛擬貨幣投資、資產增值」。對方安排被害人在巷內與「虛擬通貨商」當面交易,指示將現金換成虛擬貨幣USDT,並轉入指定電子錢包,由對方協助投資,受害人信以爲真,又被騙走近2百萬元。

被害人歷經2次重大損失後,心有不甘,試圖尋找資金追回管道,今年6月他在YouTube上看到1個名爲「反詐自救」的廣告,強調協助受害者追回被騙資金,以「必須先支付服務費」爲由要求匯款。

警方表示,這時詐騙集團的話術會先假裝與銀行「聯繫」,聲稱收到「中央外匯局」通知、「爲確定追回款項匯入沒有問題,必須繳交10%反洗錢保證金才能放行,1個月後會退還」。

訊息中還附上僞造的政府網站連結與所謂「洗錢防制法」條文,甚至竄改第10條爲「金融機構應留存必要押金」,誆稱被害人需要提供「保證金」,營造官方背書的假象,短短10多天內又損失數10萬元,甚至把提款卡及密碼寄出,第三度落入圈套,警方持續追查中。

北市截至今年8月底止,詐騙廣告仍以Meta平臺爲大宗,財損20億9千萬元。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