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還沒領就被騙!2人慘損56萬 刑事局揭最新詐騙手法
▲普發1萬元確定落在11月上旬執行,但如今已傳出有詐騙出現。(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立法院明(17)日將處理攸關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財政部預計最快11月上旬起發放。不過,錢還沒發,詐騙已經先出現!刑事局表示,目前已接獲2起與普發現金相關詐騙案件,總損失金額高達56萬元,呼籲民衆務必認明「.gov」官方網站,不要隨意點擊簡訊連結或填寫個資。
根據刑事局調查,其中一起案件爲民衆收到假冒「普發現金入帳通知」的釣魚簡訊,點進連結後信用卡遭盜刷5萬多元;另一件則是假檢警手法,詐騙集團謊稱被害人身分被冒用盜領普發現金,誘騙配合偵辦後轉出51萬元。刑事局強調,政府網站絕不會要求填寫金融卡、信用卡或隱私資料,更不會要求轉帳,「有收、沒轉」纔是真的。
爲防範詐騙趁勢橫行,內政部警政署已於9月初成立專案打擊小組,與全臺各縣市警局合作,每日搜報可疑廣告、假網站與釣魚簡訊。目前已下架普發現金詐騙廣告51則、停權14組社羣帳號,並追查3個境外假冒網站。刑事局提醒,若發現疑似詐騙內容,應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並秉持「不聽、不打、不接」原則。
▲內政部長劉世芳。(圖/記者鄭毓齡攝)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6)日特別示警,預算案一旦通過,勢必會引爆新一波詐騙潮,「恐怕明天三讀後,一堆假訊息就會出來!」她提醒,全民普發1萬元總額達2350億元,龐大資金流動易被不法分子鎖定,民衆務必提高警覺。
劉世芳也說,警政署自去年6月起推動「查找潛在詐欺被害人」機制,透過比對警示帳戶交易明細、調閱金融金流資料與擴大查訪通報,截至今年9月底,已查找潛在被害人逾10萬人次,成功攔阻詐騙款項超過6億元,並逮獲400多名車手,持續打擊詐騙犯罪鏈。
財政部則指出,普發現金領取方式共有5種,包括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及造冊發放。首批對象將爲直接入帳者,詳細時程將於總統公佈預算當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政府也再三強調,所有普發金網站均使用「.gov.tw」網域,請民衆小心辨識,勿讓1萬元變成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