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詐騙手法出現!用1招「痛失1800萬」好多人被騙

一名女子因爲接到一通「未顯示號碼」的來電,被假的金管會專員告知涉入洗錢案,前後被騙走1800萬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詐騙猖獗,最近又出現新的詐騙手法。刑事警察局表示,一名南部女子因爲接了一通「未顯示號碼」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金管會專員,指她的帳戶涉及洗錢案,最終騙走她1800萬元。警方指出,「未顯示號碼」來電的詐騙案件近期大幅成長,已有不少人上當。

刑事警察局表示,一名住在南部的林小姐日前在家中接到一通「未顯示號碼」的來電,對方自稱是金管會專員,表示她的帳戶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轉帳紀錄,疑似涉及洗錢案件,已將資料通報警方,並告知後續會有警方與她聯繫。

通話隔天,林小姐又接到一通自稱是警察局偵查隊林姓員警的來電,對方表示她涉及境外洗錢案,要求她進行視訊製作筆錄。林小姐在視訊中觀察對方穿着警察制服、背景也與警察機關相符,便信以爲真,全程配合調查。筆錄結束後,員警告訴她「案件將移送地檢署,屆時會由地檢署進一步聯繫」。

之後,林小姐又接到一通自稱鍾姓檢察官的來電,對方表示爲了進行資金監管與調查,需要她將帳戶內的資金轉入指定帳戶。詐騙集團爲防止她起疑,還警告「此案偵查不公開」,若銀行詢問轉帳原因,就說是開公司所需,切勿透露案情,否則可能面臨刑責。在詐騙集團一連串逼真的演出下,林小姐前後共轉帳與面交15次,遭詐騙1800萬元。直到她起疑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詢,才驚覺受騙,一生積蓄盡失。

刑事警察局指出,近期假冒公務機關的詐騙案件持續增加,常見話術是聲稱民衆的身分證或健保卡遭盜用,涉及洗錢或詐欺等刑事案件。警方提醒,真正的警方不會以視訊製作筆錄,法院也不會要求監管帳戶、加入LINE定時回報、繳交公證金,或透過電話協助「轉接165、銀行人員、地檢署或法院」等單位,這些都是詐騙手法,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