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6月被騙走89億!全臺「1縣市」財損最多 詐騙手法前5名曝光
▲6月財產損失金額超過89億元。(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統計,6月的詐騙案件受理數達1萬6388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89億元。詐騙手法有很多,《ETtoday新聞雲》也根據「165打詐儀表板」,整理出6月的詐騙數據,以及詐騙手法前5名。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全臺6月詐騙財損達89億1509.1萬元,較5月多了1億8541.3萬元。根據數據,每十萬人財損最多的縣市爲嘉義市,財損金額增加最多的縣市則爲桃園市,6月被騙走10億4617.1萬元,比5月的8億8041.3萬元,多出了1億6575.8萬元。
數據還指出,6月的詐騙案件受理數共1萬6388件,較5月多出385件。每十萬人受理最多的縣市爲新竹市,而受理數增加最多的縣市,則爲新北市,6月有2741件,較5月的2647件,多出了94件。
詐騙手法有很多,若按照財損金額來排列,6月的前5名依序爲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假檢警詐騙、假交友(徵婚詐財)詐騙、假買家騙買家詐騙。
假投資詐騙有3194件,財產損失金額45億8909萬元;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有1234件,財產損失金額14億7116.2萬元;假檢警詐騙有618件,財產損失金額12億3342.1萬元;假交友(徵婚詐財)詐騙有961件,財產損失金額3億1893.3萬元;假買家騙買家詐騙有1270件,財產損失金額1億3939.8萬元。
針對詐騙手法第一名的「假投資詐騙」,「165打詐儀表板」提醒,詐騙者常會透過「穩賺不賠」、「致富機會」等詞,吸引民衆聯繫;再來就會透過APP、假名人等引人進假羣組;然後他們可能會誘騙民衆面交、匯款,或提供假投資APP來顯示獲益假象;最後,待民衆受騙,則會發現自己遭退羣、帳號消失,而錢已討不回,因此民衆一定要提高警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