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題材輪動,化工、建材等板塊或迎結構性機會

反內捲浪潮下,光伏、鋰電池行業產能出清會議頻開,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當前光伏、鋰電池等板塊的估值修復僅完成初期階段,未來隨着產能利用率提升,行情或將逐步見頂。”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ETF投資總監王樂樂於8月23日在2025雪球指數基金領袖峰會上分析稱,而農業、化工、建材等曾同樣受困於“低價競爭”的傳統行業,正通過差異化突圍、產業鏈重構與需求升級,成爲“反內卷”背景下更具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所在。

近期A股市場“反內卷”題材輪動仍在繼續,除了光伏、鋰電,化工、農業等板塊的資金關注度也快速擡升。截至8月24日,化工50ETF、建材ETF、煤炭ETF、農業ETF,自七月以來累計漲幅分別爲16%、15%、10%、8%。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瑜也在分析報告中提到,鋼鐵、水泥、光伏設備、能源金屬等反內卷主題板塊近期表現強勁,多數跑贏大盤。政策面上,要求盤活存量、做優增量,通過優化競爭秩序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質生產力創新。而反內卷並非短期主題,背後是行業盈利改善與競爭生態優化的中長期邏輯。

鋰電、光伏“退燒”,產能出清成關鍵

作爲“反內卷”的“先鋒”, 鋰電、光伏行業“退燒”趨勢已開始顯現。

截止目前,多晶硅期貨從5.5萬元/噸歷史高位一路震盪回落,最新報5.14萬元/噸,市場成交量亦出現明顯萎縮,短線資金開始明顯降溫。

碳酸鋰期貨價格也在週一(8月18日)衝破9萬元/噸後回落,目前在7.8萬元/噸徘徊,僅一個交易周,每噸價格回落超1萬元。

“經過前期的價格反彈,市場更關注產能出清落地、技術升級等,但短期內難現全面爆發式增長。”行業人士對記者稱,過去兩年,光伏行業因硅料價格暴漲暴跌、組件產能過剩等問題,企業毛利率一度跌至個位數;鋰電池板塊則因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儲能需求階段性波動,全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

行業層面上,近日,六部門聯合召開光伏行業座談會,再次強調要規範市場競爭秩序,防範“內卷式”惡性競爭;上週,磷酸鐵鋰材料產業鏈召開閉門會議,行業協會負責人及產業鏈企業代表共同商討應對行業產能過剩的解決方案。

王樂樂在上述會議上分析稱,儘管光伏產業規模大增,但資本回報率已跌至-2.5%;鋰電行業亦然,企業普遍採取“以量補價”生存模式,通過擴大出貨規模對衝單價下滑風險,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承壓。2024年上市公司鋰電池行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但同期中國鋰電池出貨量逆勢增長32.6%至1175GWh。未來,需聚焦具備技術壁壘的細分領域,如高鎳三元材料、高效光伏組件等,這些領域的技術優勢正在轉化爲穿越週期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光伏、鋰電的估值修復,本質是市場對產能出清預期的定價。”一位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對記者分析稱,目前光伏組件環節開工率回升,鋰電池四大主材(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產能利用率也有所提高。這意味着行業已度過競爭最激烈的洗牌期,但距離高質量競爭仍有差距,未來隨着頭部企業市佔率穩定、落後產能徹底退出,板塊行情或將在2026年前後見頂。

機構看好化工、農業板塊結構性機會

“內卷的本質是低效競爭導致的增收不增利陷阱企業陷入增產、降價、虧損的惡性循環。除了光伏、鋰電,這種"規模不經濟"現象同樣存在於鋼鐵、水泥等領域,”王樂樂分析稱。

據Wind統計,7月1日至8月22日,滬深300指數上漲11.23%,而玻璃玻纖、半導體、能源金屬等行業板塊漲超20%。7月份以來,煤炭ETF規模從20億元左右飆漲至目前的約90億元。

政策端通過產能出清與價格引導的組合拳,正在重塑多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例如碳酸鋰價格觸底反彈至9萬元/噸,驗證了產能出清、價格修復、盈利改善的三階段傳導機制。上述行業人士稱,接下來反內卷行情進入第二階段,一方面是等待光伏、鋰電行業出清產能落地執行與效果驗證,同時農業、化工等傳統行業的產業鏈重構也將成爲反內卷行情的一部分​​。

在投資佈局方面,王樂樂提到四大結構性機會,首先是建材板塊,隨着房地產築底,水泥行業集體減產30%的政策信號明確;其次是化工50ETF,資源品價格回升將改善週期品盈利預期。

德邦證券分析,近年來化工行業面臨產品價格走弱和產能利用率下滑的雙重壓力,企業利潤空間持續收窄。2024化工虧損企業佔比已接近1/4,2025年上半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再降9%。在普遍性虧損背景下,通過政策引導淘汰低效產能、遏制低價無序競爭已成爲行業共識。“反內卷”通過遏制行業低價無序競爭、淘汰落後產能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有望直接推動工業品價格回升,進而對PPI形成有效拉動,同時,CPI也有望通過PPI的成本傳導實現溫和上漲。

此外,王樂樂還提到農業板塊,頭部生豬養殖企業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連續兩季度出現下降,隨着農業農村部通過環保整治、產能補貼調整等措施推動,落後產能將進一步退出。

此外,據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付思統計,反內卷政策爲企業盈利注入新的動力,預計未來兩年相關行業盈利有望提高53%。資本市場上,自反內卷政策提出,部分受益股票七月以來已上漲8%,未來兩年仍有望實現17%盈利年複合增長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