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國移工賣銀行帳戶 打詐漏洞
國內外籍人士涉詐情況越來越嚴重,除持觀光籤來臺的外籍人士當車手外,現在詐騙集團也鎖定在臺移工,專門收購移工的銀行帳戶當人頭,部分移工結束工期返國前,本着「不賺白不賺」心態賣帳戶給詐團。政府去年修法加重提供人頭帳戶的刑罰,嚇阻民衆提供帳戶,但返國移工的帳戶,可能成爲防詐政策漏洞。
刑事局日前偵破越南移工車手、收簿手集團,專門收購移工存摺、提款卡,再交給臺灣幫派詐騙機房使用,詐團以假網拍手法詐騙,民衆匯款到越南移工帳戶,再由越南車手取款,贓款由臺灣詐騙水房以虛擬貨幣洗錢至境外。
刑事局指出,政府去年修改洗錢防制法,加重提供人頭帳戶者刑罰,加上金管、金融機構嚴加審查異常帳戶,臺灣人頭帳戶大爲減少;十年前臺灣民衆賣給詐團的人頭帳戶,一本存摺賣三千元,但現在一本存摺就喊價到三、四十萬元,可見人頭帳戶稀缺已造成詐團「困擾」。
但詐團發現,在臺移工也會開立本國銀行帳戶,另闢蹊徑收購移工帳戶當人頭,部分移工不知違法,被詐團話術誘惑賣出,也有逃逸移工爲生存,賣帳戶給詐團變現。部分即將返國的移工,一來臺灣帳戶回國後不再使用,二來有錢賺,三來就算被查出,人也早已回國,臺灣警方莫可奈何,便出賣帳戶。
警方指出,臺灣帳戶喊價到四十萬元還不一定買到,移工帳戶只要兩萬元上下即可收購;爲讓取款時不會露出破綻,部分詐團吸收移工當車手取款,形成外籍車手、收簿的共犯結構。
警方已經注意到移工人頭帳戶問題,除相關主管機關加強對移工宣傳防詐觀念外,也希望修改政策,未來移工返國前,臺灣帳戶可以註銷再離開,但因帳戶註銷一事牽涉跨部會決定,短時間內還無法實施,警方擔心這段空窗期,移工帳戶恐成防詐政策罅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