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玩自託管?穩定幣巨頭Circle要辦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上市未滿一月, “穩定幣第一股” Circle重手申請銀行牌照。

當地時間6月30日,USDC穩定幣的發行商Circle官宣,已正式向美國貨幣監理署(OCC)提交申請,擬設立一家國家信託銀行——第一國家數字貨幣銀行(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

根據Circle官網介紹,該銀行將作爲受OCC監管的託管機構運營,獲批後,Circle將藉此自主託管超過600億美元的儲備資金,亦能爲機構客戶提供數字資產託管服務。

儘管發行USDT(泰達幣)的Tether仍是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位居第二,但Circle在宣傳USDC時增加一個“全球最大受監管支付穩定幣”的定語,以押注合規性的紅利。在上個月登陸紐交所後,Circle成爲“穩定幣第一股”。

對於Circle而言,2023年硅谷銀行危機導致USDC脫錨至0.87美元的教訓仍歷歷在目。

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Circle 設立銀行有助於提升儲備資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並降低第三方託管成本,Circle正在從單一的穩定幣發行人轉型爲合規的金融基礎設施提供者。不過,由於各地監管制度的差異,自託管模式可能難以立即複製到其他地區。

並非辦“真銀行”

Circle本次申請的是聯邦信託銀行(National Trust Bank)牌照,與傳統銀行不同,該牌照並不允許吸收存款或發放貸款,主要提供託管、結算、交易等基礎服務。

若順利獲批,Circle將設立繼2021年加密貨幣託管商Anchorage之後,美國第二家持有國家信託牌照的數字貨幣銀行。

Circle辦銀行意欲何爲?

第一個邏輯在於安全性。2023年,硅谷銀行倒閉使得Circle公司33億美元的USDC儲備資金被困,引發市場擠兌後,導致USDC短暫脫錨至0.87美元,這一教訓依然歷歷在目。

數字資產自託管服務商Safeheron CEO Wade Wan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Circle 自設銀行託管自有儲備,可以降低對其他銀行的依賴性,更能掌握資金安全。“拿下銀行牌照後,Circle 的穩定幣就不只是一個支付工具,而是擁有了自己的金融基礎設施。”

第二個邏輯或在於降低費用。從商業模式來看,USDC與美元1:1掛鉤,Circle每收取1美元即返還1單位USDC,收取的美元即成爲儲備資金,該公司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儲備金產生的利息。

官網顯示,目前Circle發行的USDC規模達到615.6億美元,儲備資產爲619.3億美元。Circle將約86%的儲備資金存於“Circle儲備基金”中,並委託紐約梅隆銀行作爲託管人,貝萊德作爲管理人,

託管人意味着託管費用。財報顯示,Circle的營業費用在近三年從1.86億美元攀升至2.33億美元,毛利則在去年下滑了7.31%。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Jeffrey Din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Circle 設立信託銀行旨在降低對第三方託管機構的依賴,減少對手方風險,自主管理儲備可降低託管費用,還能通過持有短期美債等獲利息收益。他認爲,Circle押注的是監管合規性帶來的市場信任紅利。

美元穩定幣“國家化”?

一直以來,美國穩定幣一直被視爲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數字化延伸,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現代化升級。目前,主流USDT和USDC兩種穩定幣共佔據了90%的市場份額。

由於美債也可作爲穩定幣的儲備資產,美國推行穩定幣的一大原因是爲美債創造額外需求。例如,Circle將約85%的儲備資金投資於美國國債,剩餘15%現金則存放於全球系統性銀行。

儘管設立受OCC監管的銀行意味着更高的監管成本,但Circle仍然執行申請,這是一次穩定幣發行人與監管機構的深度合作,也引發了市場對美國是否要將穩定幣“國家化”的議論,部分觀點甚至認爲這是“穩定幣聯邦化”進程的開始。

正如本次Circle公告所說,獲得受監管的國家信託銀行牌照將有助於滿足《GENIUS法案》的預期要求,意味着數字資產整合進“更廣泛的美國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步。

據悉,國家信託銀行的牌照可以使Circle直接接入美聯儲的支付系統,以清算和結算美元交易。當地時間7月2日,加密貨幣公司Ripple的CEO Brad亦在社交平臺上官宣,表示正在申請這一牌照。

Circle首席執行官Jeremy Allaire在聲明中表示,通過申請國家信託銀行牌照,Circle正在採取主動措施進一步加強USDC基礎設施,與美國新興的監管框架保持一致,同時增強美元的覆蓋範圍和韌性。據悉,該銀行還能提供代幣化資產(如股票和債券)的託管服務。

Jeffrey向記者分析,美國通過立法將穩定幣納入美元體系,既對衝加密貨幣對法幣的衝擊,又爲跨境支付提供新工具,有助於爭奪國際話語權。

是否適合全球推廣

Circle官網顯示,該公司已經獲得包括美國、歐盟、英國、新加坡、阿聯酋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牌照。

儘管全球各地區在穩定幣立法上相繼取得進展,但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監管框架。

本次Circle申請銀行還涉及一大問題——即“自己管自己的錢”,穩定幣發行人自主託管是否合規?

“Circle 在美國設銀行自託管 USDC 是有合規空間的;但在中國香港,受限於‘必須第三方託管’的規則,目前還行不通。”Safeheron CEO Wade Wang向21記者表示。

據香港《穩定幣條例》規定,儲備資產必須由持牌的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託管,例如經香港金管局認證的商業銀行、數字銀行,旨在防止挪用和利益衝突。

他向記者表示,美國的穩定幣監管路徑更爲靈活,企業可自主選擇合規方式,但監管體系分散、不統一;香港監管更明確統一,採取強制牌照制度和第三方託管等要求,對企業的可操作空間限制更大,這樣的差異也導致美國的自託管模式在香港較難大規模複製。

目前,穩定幣的生態已經清晰,包括上游的發行人、託管人、儲備資產管理人,中游的交易所、技術支持方,下游的用戶等。但作爲發行人的Circle也想自行託管儲備資金,這一“身兼數職”等行爲是否會改變行業生態?

Wade Wang進一步從技術層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Circle 正在從單一的穩定幣發行方,加速轉型爲合規的金融基礎設施提供者,這也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他認爲,傳統金融機構主要採用的 HSM(硬件安全模塊),逐漸難以勝任更加複雜的數字資產託管需求。未來的解決方案將進一步融合多種技術,例如當前主流的 MPC(多方安全計算)+TEE(可信執行環境),通過分佈式密鑰管理避免單點風險,靈活適配區塊鏈的多種應用場景;又如 MPC + 智能合約 + 硬件隔離的組合架構,既能確保安全與效率,也有助於滿足合規要求。這也將加速推動傳統銀行迭代其底層基礎設施,以順應數字資產時代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