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看臺積泄密案 時機敏感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積電雙利空罩頂,該公司驚傳2奈米制程技術泄密,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5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臺積電將投資美國3,000億美元。國內外法人指出,泄密案發生時間點敏感,正值臺美雙方就臺灣輸美產品的關稅細節進行密集談判之際,潛藏政治與經濟層面的多重風險。

消息在5日中午傳出後,臺積電股價並未反應,終場上漲15元或1.32%收1,150元,收復5日與10日線,但美股5日開盤後ADR開跌1.2%,且跌幅持續擴大逾3%,法人研判6日開盤的臺積電股價不排除回測月線1,132元。

法人分析,2奈米制程泄密事件凸顯臺積電暴露在很大的風險之中,可能對臺積電長年建立的技術領先優勢構成威脅,長期要守住絕對的競爭優勢,要有更完善的防範系統,此次泄密事件可能在投資者信心造成不確定性。此外,美國將在一週內宣佈半導體和藥品關稅,據傳,臺積電將投資美國3,000億美元。

就產業面而言,臺積電潛在競爭對手-日本新創晶圓代工業者Rapidus,於今年4月宣佈試產2奈米晶圓的進展及7月中旬成功開創日本第一枚實用性2奈米晶片原型,可能存有某種程度的時間或技術關聯。

Rapidus由日本八大企業合組,並獲得政府資金與IBM技術支持,儘管成立時間不長,卻已設定2027年量產2奈米的目標,對臺積電的領先地位構成潛在威脅,而臺積電的技術核心若遭外泄,恐對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版圖造成影響。

法人認爲,2奈米制程爲目前全球半導體技術最先進節點之一,涉及AI、HPC、高階手機等應用,任何機密泄漏都可能引發國際間的技術競賽與產業連鎖反應。政府相關部門亦應正視此案對科技國安及產業競爭力的潛在衝擊,儘速強化制度面與跨國合作的資安防線。

法人指出,適逢臺美對等關稅協商仍在進行之際,市場傳出美方提出要求,包括臺積電投資英特爾49%股權,或加碼在美投資3,000億美元,以換取15%優惠稅率。面對外界連番施壓,臺積電不願再當「俎上之肉」、任人宰割,選在此時主動揭露2奈米制程技術遭竊事件,意在凸顯高階製程外泄的國安風險,並呼籲政府正視技術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