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泄密案 鼓勵川普伸鹹豬手
(圖/本報系資料照)
該怎麼看待臺積電2奈米技術機密外泄?在美國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背景下,重點不在於臺灣怎麼看事涉國安的泄密,而在於美國怎麼看其「競爭對手輕易取得高機密技術」。
此次泄密路線圖是,由臺積電寶山20廠外泄機密到上游供應商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而東京威力科創是日商Rapidus的股東,Rapidus則是全球4個有能力研發2奈米技術的半導體大廠之一,與臺積電、英特爾、三星處於高度競爭關係。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表示,「晶片開發涉及複雜的技術,需要生產營運和開發實踐的大量積累,因此臺積電的技術很難複製」。此言非虛,但取得機密的對手就算無法「複製」技術,卻可以「臨摹」,以實現快速追趕。
那麼,Rapidus在2奈米制程上急需要什麼呢?一是大量資金。這需要Rapidus在技術上有突破,並給出製造成績單,股東纔會增資。二是克服技術障礙,包含關鍵GAA晶片架構,和從研發到商業化量產的技術。三是關鍵客戶,如蘋果對臺積電研發量產的創新技術支援與穩定訂單。
要「臨摹」臺積電,Rapidus首先要展示足以媲美臺積電的某些關鍵技術,才能獲取更多資金,爭取更多客戶支持。一切都環環相扣,而關鍵技術是打開寶箱的鑰匙。
對美國而言,當務之急是「搶救阿斗」英特爾,這家美企所需要的與Rapidus並無太大不同,而如果美方察覺不只臺積電,連Rapidus都可能超越,自然會更加不擇手段迫使臺積電技術轉移給英特爾。
在美國20%關稅揭曉前,外交圈盛傳臺灣難以壓低關稅稅率的主因之一是臺積電不願讓核心技術外流,最多隻願意以「部分製造技術」換取與英特爾合資新公司20%股權,藉此避免核心技術直接流向美國公司。
今年以來,關於臺積電與英特爾「聯姻」的傳言沸沸揚揚,絕非空穴來風,美國的目的明擺着就是要獨吞臺積電最關鍵的技術,讓英特爾重回王座。因此,這次2奈米泄密案形同是一份對川普鹹豬手的邀請,讓美方有最佳口實加速搶劫臺積電關鍵技術。
現在各界集中關注美國對臺灣的投資要求,是3000億、4000億美元或者更高,然而,這數字的意義可能也不大,因爲投資承諾可以「賴帳」,日、韓、歐盟「必賴」,但關鍵技術轉移是賴不了的,轉出就轉出了。
換言之,川普要的是臺灣無法賴帳的晶片關鍵技術,而這技術的溢價恐怕還高於4000億美元。這麼看就知道,此次泄密案重創了臺積電與美國的議價能力。
至於賴清德能做什麼?川普根本不與臺灣政府協商重要的交易,這才棘手。(作者爲科技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