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哮喘如何控制?長期規範管理是關鍵

改善兒童哮喘控制需要關注長期規範化管理。

目前我國哮喘的發病率及總人數正逐年上漲,其中兒童哮喘的疾病負擔尤爲沉重,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是造成門急診就診和缺課的主要因素之一[1]。然而在我國,哮喘的用藥管理現狀存在挑戰,治療不足和治療過度並存,特別是在兒童哮喘管理中,規範化治療的程度仍有待提高。那該如何進一步加強兒童哮喘的控制呢?

兒童哮喘控制不容樂觀,

加強長期規範化管理爲重中之重

近年來我國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顯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我國主要城市14歲以下兒童哮喘累積患病率已達3.02% [2] 。作爲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爲特徵的異質性疾病,哮喘以反覆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爲主要臨牀表現,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作或加劇,這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生活和學習,還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儘管我國兒科哮喘的診治已取得較大進展,但仍有約30%的城市兒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時診斷,並有20%以上的兒童哮喘未達到良好控制[3]。這與哮喘兒童家長對疾病的認知不足、臨牀醫師的規範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有關[4]。對此,《兒童支氣管哮喘規範化診治建議(2020年版)》指出早期診斷、規範化管理和早期干預是提高兒童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預後的重要手段[3]。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哮喘管理不僅僅是在秋冬季等哮喘高發時才需要重視,而是要堅持長期規範化管理。那該如何加強兒童哮喘的長期規範化管理呢?

在兒童哮喘的管理中,應儘早開始治療,並堅持長期、持續、規範、個體化治療原則[5]。在治療目標上,不僅要儘快控制哮喘急性發作,還應預防和減少反覆發作,達到哮喘控制狀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和避免或降低哮喘治療藥物的不良影響[5]。

其中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作爲控制哮喘慢性氣道炎症的基石,由於療效可靠,安全性好、操作性強,在兒童哮喘長期控制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霧化吸入ICS則可以有效減輕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控制哮喘症狀、改善生命質量、改善肺功能、減少哮喘發作、降低哮喘死亡率[6]。但在進行家庭霧化時應注意按照醫生要求規範化進行。

除了藥物治療,在兒童哮喘的具體治療過程中,還要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不可忽視非藥物治療如哮喘防治教育、患兒心理問題的處理、生命質量的提高、藥物經濟學等諸方面在哮喘長期管理中的作用。

助力兒童哮喘長期管理,

需多方共同開展健康宣教及防治工作

做好哮喘管理與防治教育是達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標最基本的環節,兒童哮喘的長期管理不僅需要醫護人員、患兒及家庭的教育管理,還應結合國家社會教育管理模式,以推動哮喘的教育管理、提高疾病控制水平、降低兒童哮喘的整體藥物和經濟負擔。

首先從醫院角度來看,門診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礎教育和啓蒙教育,也是建立醫患合作關係的起始點。通過門診的個體化教育,可以使患兒及家屬初步瞭解哮喘的基本知識,學會吸入藥物[5]。同時以醫院專科門診爲基礎,可以建立哮喘之家、哮喘俱樂部等組織,與患兒及家屬建立夥伴關係,讓哮喘患者及其親屬對哮喘防治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和良好的依從性,堅持治療,有問題及時溝通[5]。

對於家長來說,應瞭解兒童哮喘的病因、症狀和預防措施,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和急救技能。定期帶孩子進行復查。同時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清理塵蟎,避免孩子接觸寵物、花粉等過敏原,以及鼓勵孩子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並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積極面對哮喘。

除了醫院和家庭,社區和學校也是進行兒童哮喘防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定期舉辦兒童哮喘健康教育活動,邀請專家舉辦講座,提供免費的健康諮詢和篩查服務。學校應將兒童哮喘的預防和管理納入健康教育課程,通過課堂講解、互動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對哮喘的認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既往有研究發現以學校爲基礎的兒童哮喘管理計劃能有效減少急診就診頻率、住院頻率和日常活動減少天數[7]。

小結

總的來說,對於提高兒童哮喘的控制水平,行之有效的長期規範化管理和診療發揮着重要作用。而兒童哮喘的長期規範化管理,離不開醫院、社區、學校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宣教和防治合作。期待隨着我國兒童哮喘規範化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未來能有更多兒童哮喘患者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殷勇,盧燕鳴,喬荊,等.基層兒童支氣管哮喘臨牀診治策略——上海市浦東新區/奉賢區專家建議[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6):633-643,648.

[2]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中國城區兒童哮喘患病率調查[J].中華兒科雜誌,2003,41(20):123-127.

[3]兒童支氣管哮喘規範化診治建議(2020年版)

[4]中國哮喘兒童家長知信行調查項目組.中國大陸29 個城市哮喘患兒病情控制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華兒科雜誌,2013,51(2):90-95.

[5]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 中華兒科雜誌,2016,54(3):167-181.

[6]張建華.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C]//第十一屆中國咳嗽論壇.中國咳嗽聯盟廣東省藥學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2018.

[7]Kneale D, Harris K, McDonald V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or asthma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orax. 2019, 74(5): 432‑438.

聲明:本文的採訪/撰稿/發佈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不得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號:CN-154183,過期日期:2026-02-25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