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馬桶別超過10分鐘!醫師示警1習慣「養痔瘡」:風險增46%
醫師提醒民衆上廁所千萬別滑手機,一旦習慣養成,痔瘡的風險恐增高46%。圖/123RF
不少人上廁所習慣帶上手機,也邊滑手機邊如廁。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透過臉書提醒民衆,上廁所千萬別滑手機,一旦習慣養成,痔瘡的風險恐增高46%,不得不慎。
李柏賢表示,在整理2025年美國消化疾病周(DDW)、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研究時,發現一個有趣又實用的研究。研究指出上廁所時離不開手機的「馬桶低頭族」,可能會大幅增加罹患痔瘡的機率。
李柏賢說,該醫學中心的醫師團隊,調查了125名接受大腸鏡篩檢的成年人,發現約三分之二(66%)的人,承認如廁時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且超過一半的人幾乎每次上廁所都會滑手機。更驚人的是,上廁所愛滑手機的族羣,罹患痔瘡的風險比沒滑手機的人高出46%。李柏賢表示,這差異在校正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運動量和膳食纖維攝取等因素後,結果仍然相當顯著。
李柏賢解釋,因爲滑手機的習慣會讓如廁的人不知不覺在馬桶上坐太久,該調查中有37.3%的「馬桶滑手機族」,每次如廁時間均超過6分鐘,而不帶手機的人只有7.1%會蹲那麼久。
醫師進一步道,因爲痔瘡簡單來說,就是肛門口的靜脈曲張,因爲長時間久坐,讓肛門直腸部的血液迴流不順,導致局部靜脈壓力增加,久而久之更容易養出痔瘡。
李柏賢並透露該研究中還包含一項有趣的發現,「馬桶低頭族」在如廁時最愛瀏覽的是新聞,比率超過一半,爲54.3%,其次是社羣媒體,佔將近一半,爲44.4%,再來則是查收簡訊或電子郵件,佔約3成,爲30.5%。這三大類的手機內容經常讓人越看越投入,蹲馬桶的時間也就跟着拉長了。
醫師提醒民衆,在如廁時還是專心「解放」較爲理想,勿做過多額外活動。一般來說,如廁時間能在5至10分鐘內結束。他呼籲,下次上大號時,不妨把手機留在門外,一時滑手機雖爽,但痔瘡出血或疼痛起來可就苦了屁股。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