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衝擊傳統產業 佈局中低位階AI概念股
文/容逸燊副總
今年應可見到指數突破歷史高點,權值股如臺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也尚有上漲空間。指數站上24000點後,成交量已連續4天量增至4000億以上,因此在第三、四季旺季,指數有機會上攻25000點。
週二PCB族羣走勢震盪,包括金居(8358)、富喬(1815)、南亞(1303)早盤衝高後,10點過後一度隨大盤拉回,尾盤再度創下近期新高。PCB族羣7月大漲後,8月上半月表現亦佳,但許多個股已反映至2026年的獲利,且乖離率較大,追高需注意風險。
低基期族羣開始有資金卡位,例如光通訊族羣的衆達-KY(4977)與波若威(3163)週二攻上漲停,前鼎(4908)漲幅也逾5%。
CPO族羣經歷股災整理後,位階仍在21000至22000點的相對低檔區。未來若聯準會(FED)啓動降息,資金可能轉向佈局低基期族羣,而非追捧高檔個股。9月若FED開始降息,有機會推升全球股市大漲。
對等關稅對臺股的影響已逐漸淡化。由於臺股權重七成爲電子股,影響較大的半導體關稅利空出盡後,臺股已消化大部分利空。
第四季AI趨勢持續,重點關注8月底輝達(NVDA)的財報。近日川普政府已允許輝達的H20晶片繼續出貨中國,條件是將15%營收上繳美國政府,超微(AMD)也比照辦理。未來不排除最新的Blackwell架構降規版晶片,在同樣條件下也可出貨中國。可見川普的對內外策略,多是利用關稅或禁令,來達到稅收或促進美國投資的目的。臺灣目前正處於關稅談判的最後階段,對臺股的衝擊已逐漸降低。雖然對等關稅可能衝擊傳統產業,但電子權值股多與AI相關,在AI趨勢持續下,建議可佈局位階相對中低的AI概念股。
今年的投資主軸從PCB、散熱、機殼到電源管理,最終將彙集到AI伺服器組裝。出貨順序也將從零組件轉向整機伺服器。投資人可掌握電子中下游的股票,爲第三季的持股進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