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信用卡套現監管漏洞
近日,POS機刷卡套現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據報道,某支付機構存在POS機註冊審覈漏洞,個人用戶憑虛假信息即可註冊爲商戶開通POS機,並進行信用卡違規套現操作。
近年來,支付行業監管趨嚴,因信用卡套現而被懲處的案件也時有發生。嚴管之下,POS機刷卡套現爲何屢禁不止?
一方面,套現鏈條上綁定着支付機構、代理商、個人用戶、銀行等諸多利益相關方。支付機構發展代理商搶佔市場份額,代理商可從手續費中分一杯羹,持卡人以低成本套取現金,銀行則能提升信用卡交易規模並收取相關費用。另一方面,套現手段花式翻新且更加隱蔽,增加了識別難度。
信用卡違規套現違反了持卡人協議。一旦持卡人無法償還套現資金,銀行損失的不僅是貸款利息,還可能是一大筆資產,影響銀行的正常經營。有組織的套現活動,還往往與洗錢、詐騙等犯罪活動相關聯。更爲嚴重的是,信用卡套現擾亂了金融市場的正常資金流動和信用體系,增加了我國金融秩序中的不穩定因素。
這些年,監管層面陸續出臺規範性文件直指信用卡發行使用環節存在的種種弊端,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信用卡套現涉及利益主體多、鏈條長,根治沉痾,還需構建起更爲有效的全鏈條協同治理機制。
提升監管能級。針對套現行爲,監管應“長牙帶刺”,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同時,強化穿透式監管,深化跨部門協作,實現風險聯防聯控,持續提升監管的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
強化行業自律。面對代理商,支付機構不能只做“甩手掌櫃”,應健全內控管理制度,做到准入有門檻、管理跟得上,提升合規水平。銀行應積極應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升級風控系統,動態捕捉關鍵指標的異常變動,進一步提升信用卡業務的風險管理能力。(作者:餘 悅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