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新制房屋稅上路出大包 北市稅捐處系統烏龍急搶救

▲報稅示意照,非指當事人。(圖/記者鄭遠龍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房屋稅即將5月1日開徵,今年是房屋稅2.0新制上路首年,近期不少民衆收到稅單,發現戶籍登記地址所屬同一個建物竟出現「自住、非自住」兩種不同算法,應繳納稅金也意外暴衝,由於茲事體大,影響件數至截稿前都還在排查當中。

臺北市稅捐處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由於新制上路首年系統設定錯誤,造成核算稅金衝高的情形,已開始修改系統重新計算,並將核發更正過的稅單。

稅捐處坦言,就目前作業流程來看,5月1日前寄出正確版稅單恐怕來不及,若民衆未拿到新稅單就已繳稅,將會予以退稅。

至於等待新稅單到手才繳稅的人,臺北市稅捐處也會修改繳稅期限,給足1個月的繳稅期,維護民衆權益。

▲房屋稅烏龍稅單。(圖/翻攝網路)

有民衆在社羣平臺、通訊軟體上陸續反應今年房屋稅「算法怪怪的」,網路更流傳納稅義務人已設籍的房屋,竟然同時出現「自住與非自住」兩種不同稅率,讓這名納稅義務人納悶:「都是我自己住的,怎麼會多出非自住的稅率?」

另有民衆指出,經向稅務單位詢問,得到的答案是:「住宅是自住,適用稅率1.2%、但是車道和公設算成非自住,稅率變成2%了。」一來一回下多收上千元的稅金。

財政部指出,已掌握這個現象,對照目前財產稅法令規範發現,臺北市稅捐處系統設定失誤,核發金額偏高的烏龍稅單,呼籲民衆要特別注意。

「這個情形目前是臺北市獨有的」財政部官員指出,房屋稅屬於地方稅,由各地稅捐處核課,在稅法精神上,「同一建物內,所屬公共設施用地也算是自用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