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探尋雲南多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脈絡——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書系·同根同源同心篇(卷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書系·同根同源同心篇(卷一)》是一部匯聚雲南各民族史詩與神話的作品,由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組織編纂。本書圍繞雲南各民族“人類起源”史詩、神話中的“多民族同源”這一主題,系統整理了苗族、彝族、瑤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等多個民族的史詩與神話,爲讀者呈現了一幅豐富多彩、底蘊深厚的民族歷史文化畫卷。深入研讀,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各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更能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優秀傳統文化。多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認同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疆,是衆多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歷史上,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逐漸形成了文化共同體意識。這種共同體意識不僅體現在現實生活的互動中,更深深植根於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之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書系·同根同源同心篇(卷一)》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神話與史詩雖然內容各異,但都蘊含着對共同祖先的追溯和認同。例如,《苗族古歌》講述了苗族祖先從東方遷徙而來的艱辛歷程,展現了苗族人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彝族的《查姆》則通過創世神話,描繪了天地誕生、人類起源的壯麗圖景,體現了彝族人民對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這些史詩與神話不僅豐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內涵,更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撐。史詩與神話中的文化互鑑雲南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不僅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特色,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鑑與融合。這種文化互鑑不僅體現在神話與史詩的內容上,更體現在其藝術表現形式和審美風格上。例如,哈尼族的史詩《哈尼阿培聰坡坡》以其宏大的敘事結構和細膩的情感描繪,展現了哈尼族人民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敬之情。而傣族的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則以其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傣族神話世界。這些史詩與神話雖然風格各異,但都蘊含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體現了各民族在文化互鑑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此外,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還通過互相借鑑和融合,形成了許多共同的文化元素和符號。這些元素和符號不僅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也爲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提供了生動的例證。史詩與神話中的民族親緣關係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書系·同根同源同心篇(卷一)》中,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還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密切交往關係。這種交往關係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的互通有無,更體現在精神層面的相互依存和共同追求。例如,瑤族的史詩《盤皇歌》講述了瑤族祖先盤王創世的神話故事,體現了瑤族人民對祖先的崇拜和對自然的敬畏。而傈僳族的史詩《創世紀》則通過講述人類的起源和繁衍,展現了傈僳族人民對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這些史詩與神話雖然屬於不同的民族,但都蘊含着對祖先的敬仰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共同追求。此外,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還通過講述共同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符號,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親緣關係。例如,許多民族的神話中都包含着對龍、鳳、麒麟等吉祥物的崇拜和描繪,這些吉祥物不僅成爲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符號,也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史詩與神話在當代的意義與價值如今,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強。然而,在享受現代化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我們也面臨着文化同質化和文化認同危機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作爲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首先,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和傳承這些史詩與神話,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和認識各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這些史詩與神話也是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資源,有助於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其次,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也是文化創新和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在當今社會,文化創新和創意產業已經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爲文化創新和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來源。通過對這些史詩與神話的挖掘和整理,我們可以開發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和文化旅遊項目,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最後,各民族的神話與史詩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儘管這些史詩與神話屬於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傳統,但它們都蘊含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這種共同的精神追求不僅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和親緣關係,也爲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提供了生動的例證。在當今世界,面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和問題,我們需要更加珍視和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傳統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書系·同根同源同心篇(卷一)》是一部匯聚雲南各民族史詩與神話的珍貴文獻,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深入瞭解各民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的窗口,也爲我們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通過對這些史詩與神話的深入研讀和傳承弘揚,我們可以更好地推動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者:羅婭單位系雲南民族出版社)書訊丨有聲書《賽典赤傳奇》在喜馬拉雅平臺播出近日,由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餘年生創作的長篇歷史人物傳記《賽典赤傳奇》有聲書在喜馬拉雅平臺播出。賽典赤·贍思丁是一位傳奇式的歷史人物,全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原籍中亞不花剌(今布哈拉),是元代初期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活動,對元初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擔任雲南平章政事期間,對雲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雲南行中書省後,派其爲雲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在雲南6年中,興利除弊,大膽改革,深得民衆擁戴。原著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聲書由北京樂音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共118集。有聲書賦予了該作品新的文藝表現形式,讓文字描述更加鮮活,使歷史人物與事蹟更加生動,更具有畫面感與感染力,具有很好的可聽性,對提高雲南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的影響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通訊員 高錦)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