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全面推進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國良)近日,記者獲悉,自2025年秋季學期起,重慶市所有小學三至六年級將全面啓用教育部統編《中華民族大家庭》教材。

《中華民族大家庭》教材作爲國家意志的體現,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將成爲重慶市小學中高年級相關教育的核心教學內容。爲確保教育入腦入心,重慶市明確要求,緊密結合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以及主題班會、主題團課等統籌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確保每學年不少於12課時,同時做好小學與初中階段教育銜接工作,以保障教育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實效性。

高素質師資是教育質量的核心保障。爲此,重慶市啓動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系統性師資培養計劃:一是在全市遴選30位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專家,組建市級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提供課程標準解讀、教學研究與專業指導。二是首批示範培訓100名“種子教師”,着力培養一支能示範、善引領的骨幹隊伍。三是在“種子教師”的輻射帶動下,爲全市2400餘所小學(含村小、教學點)各培養至少一名合格的專兼職任課教師,旨在解決基層學校師資短板。此舉將有力推動全市小學階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現高質量、規範化發展。

作者:楊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