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兩名保代遭監管約談,曾參與澤達易盛IPO

今年以來,針對投行保代的監管持續從嚴,曾捲入澤達易盛財務造假案的2名保代,在本週將遭監管約談。

據北京證監局最新披露,胡曉莉、陶晨亮在相關保薦項目中未勤勉盡責,被分別採取監管談話措施。另據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2人執業機構均爲東興證券,且目前均在保薦代表人C類(處罰處分類)名單中。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6月,澤達易盛登陸科創板,胡曉莉、陶晨亮曾作爲該公司IPO的保薦代表人。上市兩年後,2022年5月澤達易盛因信披違規突遭證監會立案,後被查明連續6年財務造假、累計虛增收入超5.6億元。澤達易盛因此被強制退市,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集體被罰,兩名保代也遭上交所監管警示。

今年以來,監管多次對“帶病闖關”“一撤了之”的IPO項目出手嚴懲,券商投行和保代因此被追責。據第一財經梳理,年內,中金公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等公司保代,均因撤單IPO被罰,部分保代還因此被“禁業”數月。

澤達易盛IPO保代遭監管約談

此次遭監管約談的胡曉莉、陶晨亮,都是從業時間在十年及以上的“老保代”。

上週五(6月13日),北京證監局披露兩則監管措施決定,開給了上述兩人。整體來看,2人均存在類似違規行爲,即作爲保薦代表人,在相關保薦項目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對標的公司的財務信息、關聯交易和股權代持的信息披露等進行審慎覈查。

對此,北京證監局分別對胡曉莉、陶晨亮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約談時間爲6月17日。此外,上述監管措施決定,未提及2人所涉違規保薦項目的具體信息。

記者在中證協官網查詢到,胡曉莉、陶晨亮目前的執業機構均爲東興證券,登記類別均爲保薦代表人,2人均曾就職於西南證券,自2019年加入東興證券。

其中,胡曉莉具有20餘年證券行業從業經歷,早在2004年即在中證協進行登記,彼時的執業機構爲西南證券,執業類別爲一般證券業務;2012年執業類別變更爲保薦代表人。2019年1月,胡曉莉的執業機構變更爲東興證券,同樣擔任保代。

陶晨亮也在證券行業從業十餘年。2011年底在中證協完成註冊登記,於西南證券從事一般證券業務,2015年6月,執業類別變更爲保薦代表人。2019年年初,陶晨亮成爲東興證券的保代。

另據中證協披露,保薦項目方面,胡曉莉有9單項目,包括大智慧滬市主板IPO、澤達易盛科創板IPO等;陶晨亮有2單項目,分別是金海環境滬市主板IPO、澤達易盛科創板IPO。

因澤達易盛IPO項目,2人曾吃上交所罰單。

披露顯示,2022年8月,上交所稱,胡曉莉、陶晨亮在擔任澤達易盛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期間,存在兩項違規行爲:一是,未能充分覈查公司委託理財變更情況,相關覈查意見不準確、不完整;二是,未有效督促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相關持續督導意見不準確。因此,上交所對2人予以監管警示。

澤達易盛於2020年6月登陸科創板,2022年5月公司因信披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後,證監會查明,該公司存在欺詐發行、連續多年財務造假。據披露,澤達易盛在上市前後的2016年至2021年,6年時間裡持續造假,累計虛增收入和利潤5.65億元、2.96億元。

保代頻頻因撤單IPO項目被罰

今年以來,投行、保代繼續面臨嚴監管。其中,撤單IPO項目被查明存在違規,頻頻成爲保代被罰的“導火索”,多名保代因此遭“禁業”。

就在近期,深交所對輝芒微創業板IPO的多家中介開出罰單,涉及中信證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2名保代、2名簽字會計師,違規事項包括未充分覈查發行人經銷收入的內控有效性等。

經查,中信證券在該項目中未充分覈查發行人經銷收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發行人及其關聯方資金流水覈查不到位,因此被深交所書面警示,2名項目保代被通報批評。

與之類似,今年一季度,2家IPO撤單企業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凱電子”)、安徽安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芯電子”),也被查明存在違規。

其中,科凱電子曾闖關創業板,保薦券商爲中金公司,公司被查明研發投入內部控制制度未有效執行,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等,最終,中金公司和2名保代被書面警示。

安芯電子曾衝刺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爲國元證券。但上交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存在研發人員認定不準確、研發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等多項違規。

因此,上交所對公司作出1年內不接受其IPO申請文件的紀律處分,對時任公司董事長、時任財務總監予以公開譴責。

國元證券和2名保代也同步被罰。其中,國元證券被通報批評,2名保代予以6個月內不接受其簽字的發行上市申請、信息披露文件的紀律處分。

而國金證券的2名保代,遭“禁業”長達24個月。

3月下旬,據上交所披露,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申報滬市主板IPO,此後撤單。在保薦過程中,國金證券存在保薦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例如未發現部分供應商和經銷商資金往來、返利計提異常等情況。

最終,國金證券被公開譴責,2名保代也被追責,兩人被予以24個月內不接受其簽字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紀律處分。

此外,就在近一個月前,5月下旬,中證協的保薦代表人D類(暫停業務類)名單更新,涉及廣發證券、國元證券等6家券商的8名保代。

此次名列D類名單的保代中,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的保代吳杏輝,涉國宏工具IPO項目;國元證券2名保代馬志濤、徐明,涉上述安芯電子IPO項目;財信證券保代蔣序全,涉紫鑫藥業非公開發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