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觀察丨第9只落地!中新ETF互聯互通再添新成員,支持人民幣直接交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實習生溫檸寧 廣州報道

中新ETF互掛再落一子。

21世紀經濟報道從新交所方面獲悉,近日,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Lion-China Merchants CSI Dividend Index 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下稱“新交所”)成功上市。這是新交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的合作項目,也是中新ETF互聯互通機制下推出的第9只ETF。

值得關注的是,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設立了人民幣份額,這是首隻可使用人民幣交易的ETF互掛產品,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涵蓋多元化派息股票的投資組合,能夠爲投資者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據瞭解,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標的ETF——招商中證紅利ETF,成立於2019年11月。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最新份額爲50.05億份,流通規模約爲76億元。

招商基金副總經理孫明霞表示,利安-招商中證紅利指數型ETF作爲中新ETF互掛框架下首隻在新交所使用人民幣交易的產品,不僅是雙方持續深化合作的優秀成果,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着中新持續深化金融合作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新交所集團股權部主管黃耀龍表示:“這隻最新上市的 ETF 是中新 ETF 互聯互通機制下推出的第 9 只產品,突顯了兩個市場間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這對於加強跨境互聯互通以及擴大投資者准入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中新資本市場的橋樑正越來越寬,雙方聯繫日益緊密。

此前,新加坡交易所中國區主席、董事總經理陳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交所掛牌的ETF資產管理和交易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024年12月末,中新互聯互通掛牌的7只ETF的管理規模爲6.2億新元,“首先,ETF作爲一種投資產品,其交易成本相對較低,且隨着市場對被動投資的關注度提高,ETF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其次,通過中新ETF互通的渠道,不同市場的投資者可以參與到對方市場,這也體現了投資人對對方市場的信心和對產品的興趣。”

據新交所最新數據顯示,隨着該 ETF 的上市,新交所掛牌的 ETF 總數已達 48 只,中新互聯互通掛牌的ETF達到9只。截至3 月 24 日,新交所 ETF市場的總資產管理規模(AUM)達 137 億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