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農業在龍江丨佳木斯 數字賦能 構建定製農業全產業鏈

□本報記者 周靜

日前,佳木斯市召開了定製農業專題培訓會,省農業農村廳定製農業專班負責人進行了專題培訓,黑龍江大錦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分享了成功經驗,爲佳木斯市定製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操經驗。

培訓會上,農業專班負責人深入闡述了定製農業的概念內涵以及同傳統農業的區別,全面分析定製農業的發展現狀、趨勢、路徑,針對佳木斯市資源優勢、特色產業,從選主體、定項目、創營銷、算好賬四個方面爲定製農業發展提出建設性構思。

據瞭解,2024年,佳木斯市定製農業總產值達到5.24億元。全市種植類定製面積11.08萬畝;養殖類定製規模達到7.6萬頭(羽、箱、只);定製漁業產量達到140噸;打造“我在佳木斯有畝田”等定製農業品牌近10個;培育定製農業推薦官40名;大米、果蔬、肉類品牌溢價在40%以上。

2025年,佳木斯市起草了定製農業三年發展規劃,持續創新定製農業模式,強化生產基地、標準化體系及信用管控,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推動定製農業向全產業鏈、全要素支撐轉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拓展定製農業品類和規模。

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持續深化定製農業發展模式。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提升種子、農機等定製化水平。二是持續推進定製農業品牌建設。充分利用“佳木斯大米”“佳木斯木耳”等地理標誌資源,打造“我在佳木斯有畝田”品牌集羣,彰顯地方特色,發揮農產品集羣效應,形成定製農業品牌合力。三是持續完善定製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將現有的124項農業標準作爲基礎,進一步梳理細化優化,制定出更加符合定製農業特點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的標準規範。完善定製農業信用管控體系。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積極推廣農產品條形碼制度,建立產銷區一體化的農產品追溯系統,爲定製農業品牌的建設提供質量保證。完善產品追溯機制和種植戶與定製客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強誠信建設,研究制定技術操作規範和檢驗檢測標準,開展綠色有機食品認定,確保產品與客戶預訂信息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