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 “暖意” 傳導至業績端 軍工電子下半年要 “踩油門” 了?| 行業觀察

財聯社 7 月 30 日訊(記者 黃路 樑祥才)作爲軍工行業景氣度的先行指標,隨着今年下游需求 “破冰”,多家軍工電子行業公司訂單開始復甦,今年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預增。與此同時,主動型基金連續10個季度減配軍工後,今年Q2首度增配軍工板塊。經歷了前兩年的業績低潮,軍工電子行業下半年景氣度能否保持回升趨勢?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獲悉,今年以來,隨着被動元器件進入補庫週期以及民用領域打開產品新增量市場,部分公司訂單呈現復甦趨勢。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一波 “補單” 小高峰,Q2業績已有所體現,下半年有望延續回暖趨勢。

從時間窗口看,“十四五” 收官衝刺,軍工電子下游訂單有望增加,伴隨後續 “十五五”規劃出臺,疊加產品出口打開市場空間,在新一個五年發展期軍工電子行業或率先回暖。

上半年多家公司訂單復甦

“整個上半年下游客戶需求增加,高可靠電子元器件行業景氣度明顯回暖。”鴻遠電子(603267.SH)是國內高可靠領域MLCC的主要生產廠家之一,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業務分爲自產業務和代理業務,上半年公司自產業務包括瓷介電容器、濾波器、微控制器在內的訂單與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下半年的訂單情況還需進一步觀察。

“去年下游訂單是滯後的,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訂單)有好轉。” 火炬電子(603678.SH)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業內預期前期延後的訂單會在今年有補充,但具體情況要以定期報告爲準。

宏達電子(300726.SZ)是軍用鉭電容國內主要供應商,產品包括高能鉭混合電容器、高分子鉭電容器等,覆蓋航天、航空、軍工領域。日前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一季度訂單在逐步恢復中。核心電子產業的自主可控是我國實現 “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2025年是“十四五” 規劃的收官之年,高可靠電子行業市場需求迎來複蘇跡象。

業績表現方面,鴻遠電子、火炬電子上半年業績已 “預喜”。鴻遠電子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1.38%到60.51%;火炬電子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0.36%-70.45%。

有業內資深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尤其是2-3月份,行業迎來訂單增長的小高峰,有相當一部分訂單會在上半年的業績裡體現,前期積壓的下游需求有望在今明年繼續釋放。

Q2機構首度增配,行業拐點初現?

2024年軍工電子行業在行業因素影響下,多型號訂單延後,疊加成熟產品降價,導致行業整體業績承壓。受此影響,今年Q1,主動型基金在軍工行業的持倉環比下降,這已是主動型基金連續第10個季度減配軍工,並已至低配。

今年Q2開始出現積極信號,中航證券軍工行業研究團隊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軍工持倉規模(重倉股)爲1122.96億元,環比提高23.14%。截至7月25日,軍工領域的主題ETF規模由年初的297.33億元增至533.92億元,增幅超過78%。

一位長期跟蹤軍工ETF基金的專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其持有兩年多的南方軍工改革A最多曾浮虧超過20%,目前已經收益轉正。

進入財報披露季,已有67家軍工企業公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或快報,其中41家業績預增,26家業績預減。

目前,已有部分相關企業披露了訂單進展 。7月14日,高德紅外(002414.SZ)公告,公司與客戶簽訂了某型號完整裝備系統總體產品採購協議,協議金額爲8.79億元。

亞光科技(300123.SZ)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2025年正值 “十四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爲“十五五”規劃打好基礎的重要節點,業務有望恢復性增長。截至目前,公司訂單形勢相比去年較好,5月份與3家特殊機構客戶簽訂了備產協議, 金額3.96億元。預計傳統業務會有一定增長,增量業務的增速會更快,比如衛星應用領域。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訂單是行業景氣度的風向標,但體現在利潤端,在不同企業會有所差別。軍工電子行業呈現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的發展趨勢,這將壓縮產品毛利率。由於軍工電子企業產品結構不同,產品降價對毛利率影響不一,後期或出現分化。此外,產品出口爲下游主機廠打開市場增量空間,也將帶動軍工電子行業訂單進一步復甦,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是時間快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