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度算力鏖戰高考志願,互聯網大廠爲少年指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 北京報道
7月2日清晨,魯西南一座小村莊,張馳手裡拿着提前從夸克生成的志願報告,和他的朋友們,早早就與家長一同驅車前往縣城。高考結束短暫的輕鬆之後,人生更重要的課題需要被加倍認真對待——報志願。
不同於更早些年報志願靠“蒙”,花錢請專業人士幫忙報志願的風,終究是吹到了土地的褶皺裡。“事關孩子終生大事,我們也不懂,就花錢讓人家專業的人報吧。”張弛家長說。
他們選擇的這個小機構,主力只有3個工作人員,每個學生收費2000到4000元不等,報志願耗時約幾個小時。小機構已經做了好幾年,鄉鎮生源們打聽報考機構的信息途徑有限,這種模式依然是“時髦生意”。
諮詢流程與AI提供的大體相似,確認過考生的專業偏好、職業傾向、地域偏好、目標院校、優先策略、畢業規劃、學費傾向及家庭附加因素等信息後,結合考生成績,給出志願建議。
志願“落槌”之前,上千萬高考生對於人生走向,已經有了大致認知。這部分信息差的彌補,並不花錢,而是由AI大模型完成。
今年,夸克、百度、騰訊藉助AI大模型,進一步完善了AI志願工具,耗費在志願填報上的算力着實龐大,但互聯網大廠們在這件事上的決策出奇地一致——很重視,但不追求商業價值,免費提供諮詢服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如今志願填報機構也在使用AI大模型輔助完成繁雜的信息深度檢索、交叉驗證工作。目前爲止,AI尚無法替代人類志願填報專家,但已經可以在提供信息、拓展認知、分析利弊等方面提供卓有成效的幫助。
AI彌合信息鴻溝
7月初,杭州阿里西溪園區,夸克的服務器集羣正以日均超百萬份的速度生成高考志願報告。
“預先已經調配了比去年多100倍的算力資源支持,但依然不夠用,又額外向集團借了卡。”夸克算法負責人蔣冠軍揭開了互聯網大廠年度最特殊的算力戰役。
這個高考志願填報高峰期,互聯網大廠的服務器承載着前所未有的壓力。
全國上千萬考生輸入的每個分數、每個地域偏好,都在觸發算力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百度、騰訊等大廠們爲AI輔助填報高考志願押注的心血,讓互聯網領域的故事在特定季節顯得非常“有血有肉”。
在信息高度不對稱的高考志願填報領域,AI技術正在成爲打破資源壁壘的關鍵力量。
高考政策專家婁雷的調研顯示,城市高考諮詢會80%的參與者是家長,而農村現場95%是學生本人,“家長坦言‘聽不懂規則’,只能讓孩子決定”。
而憑藉深度搜索、多源信息整合與智能決策能力,AI工具天然適配這一複雜場景,能夠爲廣大下沉區域的考生們,提供包括查大學、查專業、測概率、專家直播、志願諮詢等有效幫助。
當河南考生面對全國獨有的複合型錄取規則,山東學生需在96個志願中尋求最優解時,系統能在短時間完成繁雜的高校與專業數據的交叉驗證。
AI將少數人享有的專家級決策支持,轉化爲普惠性公共資源。這種技術賦能的本質,是信息平權與科技向善。
夸克方面信息顯示,7年來,夸克高考產品已累計服務超過1.2億考生和家長,其中超過50%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一數據反映了欠發達地區對優質信息獲取的迫切需求。因此,夸克今年繼續實行“暖芒公益”計劃,爲更多偏遠地區高中提供免費的志願輔導、諮詢服務和填報輔助工具。
截至7月1日,夸克已累計爲考生和家長生成超1000萬份定製化專業級志願報告;6月25日,騰訊元寶已經回答了超過3000萬個高考志願相關問題;百度公佈的截至6月25日數據顯示,累計已有超千萬用戶使用百度AI志願助手、高考大數據相關服務預填志願。
整合信息還要智能決策
三家互聯網大廠不約而同將AI能力注入高考場景,但技術路徑各具特色。
在夸克體系內,志願填報是典型的深度研究場景。據蔣冠軍介紹,其系統構建了三層架構。
底層是數據基建,包括考試院、高校官網等8000多個站點,20 多億條高考數據,涵蓋教育部政策、高校官網招生信息、就業考研數據等,政策更新由人工實時監控。
模型層基於通義千問基座,訓練垂直領域模型,針對高考場景進行持續預訓練和推理能力強化,通過RLHF(人類反饋強化學習)和RLVR(可驗證獎勵強化學習)降低幻覺率,專業知識準確率較通用模型提升了60%-70%。
執行層制定了“任務規劃—執行—檢查—反思”工作流,可動態轉化自然語言指令。比如,“用戶說‘想去廣州、深圳上大學’,系統會解析爲三層優先級:廣深核心區>廣東省內>排除偏遠地區。”夸克高考算法負責人唐亮解釋說。當匹配選項不足時,Agent會啓動反思機制,優先放寬至省內,次選鄰近發達省市,或爲高層次院校突破地域限制。
百度的特點在於日均數十億次搜索數據。百度高考大數據提供院校和專業的近三年變化趨勢,也支持全國熱門報考地、生源地地圖功能,方便用戶瞭解全國考生的意向趨勢。
百度去年首次推出的AI聊志願智能體,今年接入了滿血版DeepSeek-R1等多個大模型。升級後的AI聊志願智能體簡化了志願填報流程,可以進行深度思考,生成具有針對性的報考建議,同時支持直接查看多個大模型的結果。
騰訊元寶和QQ瀏覽器都推出了高考志願產品。QQ瀏覽器主打高考Agent“AI高考通”,考生可以快速獲取全面、權威的高考信息,也可以藉助混元大模型一鍵智能生成和調整個性化志願方案。
騰訊元寶則強調“深度搜索”鏈式推理,將複雜需求拆解爲分數定位、院校篩選、就業交叉驗證等標準化模塊,主動理解考生的需求,比如,會根據分數確定位次、根據提問信息圈定專業範圍、進行院校專業對比,疊加分析考生興趣和職業規劃,綜合評估給出建議,並生成具備針對性的“志願報告”。
AI與專家、算力與商業的微妙平衡
“最初擔心被替代,後來發現是共同進化。”參與夸克模型訓練的劉老師坦言,AI能在幾分鐘內完成線下需3小時的方案,但人類專家仍有不可替代性處理。
比如,人類專家可以處理“二舅在電力系統能否幫就業”等特殊訴求,捕捉山東考生重編制、南方學生拒赴北方等地域偏好,並提供情感疏導緩解家庭焦慮。
“我們之前做過一個調查,全國每年只有2%的考生有資源和機會找線下的志願規劃師進行一對一的諮詢,然後拿到志願報告。但大多數AI志願報告會被拿去請人類專家把關。”夸克產品經理郟海峰披露的數據揭示了AI填報志願工具與人類專家的協作關係,前者在更大範圍起到了免費協助的作用。
夸克搜索負責人張帆也表示:“AI可以解決80%的標準化需求,但關鍵決策仍需要人腦。”
騰訊AI搜索產品負責人李銳章強調,報考老師與AI工具不是競品關係。他表示,線下老師在精細定製化及情緒價值等方面有優勢,但確實比較貴,服務的人羣少,但AI可以覆蓋的範圍很廣,尤其偏遠地區,能夠通過AI獲取替代資源與服務。
AI工具只能輔助報考志願,不能替代人的決策,這是共識。
另一個共識在於,大廠在高考志願填報這件事上的持續免費付出。
阿里夸克和騰訊QQ瀏覽器做高考志願服務都是7年,百度從2013年開始推行高考志願相關服務,截至目前,三家大廠的這部分業務都是免費的。
背後的價值或許在於,高考志願堪稱AI的“地獄級考場”,強規則、變量複雜、容錯率低,是高難度的技術試驗田,AI大模型如果能跑通這個場景,意味着模型本身也有了長足進步。
另一方面,教育場景獲客,成本更低,用戶黏性也更高。高考生羣體是年輕流量,遠期價值相對可觀。
當鄉鎮考生通過AI獲得信息平權與決策支持,一線城市的互聯網大廠也在更多少年的心中播種了一個夢。不過,技術雖然能消解信息差異,但人生的選擇題終究需要自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