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製造雙雄談匯率 認爲風險可控
兩家公司皆透過自然避險與金融工具控管風險,鴻海透露有因應匯率波動的政策指引,透過多種舉措降低匯率波動風險,廣達則表示一直以來都有建立避險機制進行風險管理。
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在法說會中說明,鴻海集團以美元爲主要交易貨幣,美元佔營收和成本高,大部分可形成自然避險,不過,因新臺幣是財報功能性貨幣,因此匯率波動一定會影響帳上新臺幣營收表現;舉例來說,若新臺幣年平均匯率升值1元,營收將影響約3%,毛利率亦下滑約0.1%。
黃德才進一步指出,鴻海會持續透過存貨管理機制,以及必要的避險措施,讓美元貶值對毛利率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集團也有因應匯率波動的政策指引,例如跟客戶合約中訂定匯率調整條款,或是增加報價頻率,並以合適的金融避險工具對衝營業投資以及融資活動產生的匯率風險等,透過多種舉措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廣達則表示,匯率波動對於營運來說,都是另一個不確定性因素,不過廣達一直以來都有建立避險機制進行風險管理,且大部分的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都以美元計價,具有自然避險效果,新臺幣匯率波動風險仍處於可控範圍內,同時,廣達也強調,目前產品組合的改善對於毛利率影響大於匯率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