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摻毒品 民代籲修法嚴管
刑事警察局公佈喪屍煙彈查緝成果,說明如何以電子煙主機吸食喪屍煙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表示,許多青少年覺得抽電子煙「時髦、好玩、趕流行」,誤以爲沒有臭味的電子煙對身體傷害較小,但愈來愈多研究報告證實,吸食電子煙也可能尼古丁成癮。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新興煙品已成爲不肖分子販售毒品的管道,將「依託咪酯」(喪屍煙彈)摻進煙油,大量流入進校園,部分未成年學生因此染上毒品。食藥署統計,喪屍煙彈於去年1到10月驗出2905件,較2023年同期的22件暴增131倍,成爲危害國人最嚴重的新型毒品。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表示,喪屍煙彈透過電子煙的載具進入校園,主管機關應儘速補強修法漏洞,避免電子煙與毒品結合,擴大威脅。
國健署調查發現「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達4.8%」,王瀚陽直言,「這數據似乎太低估了,未被查到的黑數應更多。」幾乎每天接到家長求助電話,孩子被新興煙品誘引,學校老師也很難爲,電子煙雖是違禁品,不能帶入學校,但就算髮現學生持有,只能沒收或以校規處置。王呼籲,要遏制電子煙在校園滲透,教育部應設立全國一致的校園懲戒標準,從嚴處理。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法規禁止電子煙,但網路仍違規販售,重點在於缺乏有效的下架機制。電商與社羣平臺要自我監管,負起法律責任,政府更要建立數位監管機制,嚴格取締。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