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監管進入深水區 “高壓嚴打”調味電子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雷若馨 深圳報道
5月27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近兩年電子煙監管工作成效以及在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方面開展的相關工作情況。
據介紹,下一步,國家菸草專賣局將進一步完善監管政策,規範產業運行,優化管理服務,強化市場監管,防範風險隱患,持續推動電子煙產業治理法治化、規範化。
嚴格落實限制類產業政策
由於電子煙產品技術和資金門檻較低,行業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的時期。
而當前,根據企業提報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銷量,電子煙、霧化物、電子煙用菸鹼3類產品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大大低於製造業平均產能利用率。
國家菸草專賣局電子煙監督管理司副司長盧勇華介紹道,接下來,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限制類產業政策,禁止新建項目、禁止新增產能。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共阻止違規新建電子煙項目103個,有效防止電子煙產能無序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一年多來收回許可證6家,覈准停業18家,取消或暫停33家企業未開展經營的許可範圍80項。
此外,國家嚴把資本運作關口,深化與證券監管部門對接協作,嚴格審查電子煙有關企業上市和股票發行,遏制融資擴張衝動。
在生產能力管理方面,擬於今年6月起,對全部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開展產能覈定工作,並在菸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上印製覈定產能,作爲總量管理的重要依據。
全球市場來看,隨着對電子煙危害認識的逐步提升,世界範圍內電子煙監管政策從嚴趨緊。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英國、比利時、法國等國家相繼發佈一次性電子菸禁售舉措,加強電子煙進口及境內銷售執法。
盧勇華髮出呼籲,目前電子煙產能已嚴重過剩,有關地方政府和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電子煙等新型菸草製品納入限制類”管理要求,禁止新建電子煙項目。
“高壓嚴打”調味電子煙
前一階段,有媒體報道電子煙零售戶違法售賣調味電子煙問題,引起了公衆關注。
深圳市衛健委與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聯合發佈的《2024年深圳市成人煙草調查報告》顯示,僅有64.1%聽說過電子煙的受訪者知曉該政策。在現在電子煙使用者中,48%的受訪者表示購買調味電子煙的難度並沒有發生變化。
調味電子煙作爲明令禁止的產品,仍在市場端遊走。國家菸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孫冀表示,對此問題高度重視。
一年多來,各級菸草專賣局堅決遏制調味電子煙反彈擴散勢頭和出口迴流問題,全國共查處電子煙行政案件7615起,刑事案件2470起,查獲非法電子煙產品2328萬個,追究刑事責任2263人。
下一步,各級菸草專賣局將充分利用12313熱線投訴、羣衆舉報、監管走訪等方式,突出打擊電子煙持證零售戶銷售調味電子煙、網絡銷售電子煙等違法行爲。強化違法銷售調味電子煙的溯源打擊,發揮重大典型案件的警示震懾作用,“釋放零容忍的高壓嚴打信號”。
“當前,電子煙監管已進入深水區,面臨的形勢任務更加複雜嚴峻。從國內看,電子煙產品出口迴流現象有所擡頭,非法電子煙屢禁不止。從國際看,全球監管政策趨嚴收緊,電子煙企業頻繁遭遇貿易調查,出口貿易風險持續加大。”國家菸草專賣局辦公室(外事司)主任(司長)劉培峰表示。
據悉,國家菸草專賣局圍繞產品質量安全、依法報關出口等重點環節,綜合運用日常巡查、專項覈查、產品抽測等手段,加強出口電子煙境內生產、物流運輸、出口報關等全流程監管,嚴格查處違規出口,嚴厲打擊虛假報關,堅決遏制出口迴流。聯合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積極應對有關國家對我國電子煙的行政執法、貿易制裁等,有序推進電子煙進出口貿易政策宣貫、質量管控、數據共享、糾紛應對等監管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