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酒能否成爲酒企業績新突破口?
中新經緯8月8日電 (宋亞芬)近日,多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發佈2025上半年業績預告,行業分化態勢明顯。順鑫農業、酒鬼酒和水井坊雖保持盈利,但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金種子酒、皇臺酒業和ST岩石(上海貴酒)則預計虧損。
有個現象是,在提到虧損原因時,金種子酒和皇臺酒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消費結構”的變化。當前白酒消費市場究竟發生了怎樣的結構性變化?
知趣諮詢總經理、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向中新經緯介紹,從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當前白酒消費結構呈現三大變化:其一,消費羣體與場景正在轉型,隨着年輕消費者的崛起,市場對低度化、健康化產品的需求顯著增長,同時傳統商務宴請市場對白酒的消耗減少,婚宴、家庭獨酌及輕社交場景逐漸成爲白酒消費主力;其二,價格體系逐漸重構,中低價格產品成爲市場動銷主力;其三,消費需求更趨理性化與多元化,當下消費者更加註重產品性價比、包裝設計及文化認同感。
面對市場格局的變化,白酒企業的產品策略必然要與時俱進。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認爲,對白酒企業而言,需要精準把握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在產品口感上要更加註重柔和順口,在包裝設計上要追求時尚新穎。同時,還應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開發適配產品,如推出適合自飲場景的小規格包裝等。
在這一背景下,開發低度酒或已成爲不少頭部企業的選擇。例如,五糧液計劃下半年推出29度低度酒,瀘州老窖擬推出28度國窖1573,水井坊也計劃在特定區域推出38度以下產品。
在蔡學飛看來,對於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頭部酒企來說,低度酒產品與現有產品線具有明顯的互補效應。這類產品既能滿足消費者自飲、朋友聚會等差異化需求,又能爲企業開闢新的增長空間。更重要的是,低度酒因其較低的飲用門檻,特別適合年輕消費羣體的口感培育和品牌認知建立,因此在當前存量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成爲酒企尋求新增量的重要突破口。
低度酒市場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公開數據顯示,低度白酒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約200億元增至2024年的約570億元。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預測,2025年中國低度酒飲市場規模將突破7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5%。
詹軍豪表示,隨着健康消費理念的普及,低度酒因其符合現代消費者對健康飲酒和適度飲用的需求而迎來快速發展,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蔡學飛也指出,低度酒產品在適口性、健康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消費場景也更加靈活多樣。參照國際市場發展經驗,低度酒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但關鍵在於實現差異化競爭,這需要企業在風味補償工藝方面持續創新,並針對佐餐、自飲、禮品、微醺社交等不同場景進行精準定位。
除低度酒外,專家還建議白酒企業拓展更多創新方向。蔡學飛認爲,開發具有草本、功能性概念的產品也是構建新增量市場的可行路徑。詹軍豪則建議從“守舊”與“迎新”兩方面去努力。一方面可深挖老酒市場的文化價值和稀缺性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數字化營銷、跨界融合等方式提升品牌影響力,如與餐飲、文旅等行業開展深度合作。(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