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主席辯論》關稅衝擊「如何打造下個20年?」張亞中堅持一關鍵

「國民黨主席大辯論」20日在中天電視臺舉行,參選人張亞中發言。(姚志平攝)

國民黨黨主席今(20)日舉行首場候選人辯論會,其中彩蛋提問環節中,桃園市長張善政就美臺貿易談判、臺灣面對傳產出口困境、電力不穩定、中小企業受到嚴重衝擊等問題,提問國民黨如何爲臺灣下一個20年打造堅實基礎?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則指,對於國家經濟政策規劃,國民黨身爲在野只能扮演監督的角色,但唯有創造兩岸和平,才能夠談到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活水。

張善政在彩蛋提問環節提出,臺灣面對國際,有美臺貿易關稅、半導體資訊、汽車零組件以及傳產出口,以及能源轉型也是壓力來源, 一旦電力不穩定或是成本過高,許多中小企業都會受到衝擊,國民黨如何設定路線,讓產業讓產業看見方向、讓勞工安心就業,並且爲臺灣下一個20年打造堅實基礎。

張亞中強調,今天選的是黨主席,也就是站在黨的立場,國民黨能做什麼事,「今天國民黨不是執政黨,所以對於國家經濟政策規劃,我相信民進黨有充分的權利和主導力」,而國民黨只能扮演監督的角色,這是國民黨比較不利的地方。

張亞中也指,美國現已經對臺是予取予求、要求臺對美支付龐大國防預算,已經壓縮臺灣所有基礎發展和經濟建設,而兩岸現在兵兇戰危,「試問臺灣一些有錢的人,會往哪裡走?」綜上所述,張亞中強調,國民黨現在身爲在野,必須把兩岸和平發展往前推進,這纔是國民黨這階段所要扮演的歷史角色。

除了臺海關係,張亞中並強調,創造兩岸和平是當國民黨主席的重中之重,唯有創造兩岸和平,才能夠談到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活水,若國民黨現在還是採取現在維持現狀的方式,不往前推進兩岸和平,那臺灣的未來將會非常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