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破壞菱角田 水雉棲息今年異常減少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農業部調查號稱「菱角鳥」的水雉今年棲息數大降,判斷是颱風重創臺南市菱角田棲地導致。(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丹娜絲風災連生態都受影響,根據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與農業部今統計,號稱「菱角鳥」的水雉,往年數量逐年增加,今年棲息數卻異常大降,較去年減少161只,判斷是颱風重創臺南市菱角田棲地導致。水雉在臺南市主要棲地仍以官田區爲大宗。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臺南市政府每年合作對水雉的夏季調查,因雨延至7月底纔有調查結果,今年水雉數量爲1503只,相較去年少了161只,分佈區域以官田區爲主,佔65%,其次爲下營區的16%與麻豆區的10%。
官田水雉生態園區表示,今年很多菱角田變成荒地或改種稻米,即使耕種菱角的區域,也因風災遭吹損,調查中看見少數的雛鳥努力覓食,水雉夫妻努力重新築巢、交尾與生蛋,繼續爲繁殖大事拚搏。
水雉是主要生活在淡水溼地的鳥類,特殊化腳趾使其能在浮葉性植物上活動,利用植物的莖葉築巢和繁殖下一代,因此有大規模菱角種植的臺南市官田區,是水雉在臺灣的主要分佈區域。
每年4到9月爲水雉繁殖季,7月底菱角逐漸佈滿水域,水雉們會進到菱角田中,展開繁衍大事。也是有利於水雉族羣調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