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重創水雉棲地! 臺南水雉數量跌破1500只生育困境浮現

▲臺南官田區菱角田內,雛鳥仍在破碎水域中奮力覓食。(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2025年夏季水雉(俗稱菱角鳥)族羣調查出爐!根據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臺南市政府共同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臺南地區共紀錄到1503只水雉,較去年大幅減少161只,主因爲7月初侵襲的丹娜絲颱風,重創官田地區主要棲地,嚴重干擾繁殖環境與族羣數量。

調查指出,水雉主要分佈仍集中於官田區,佔整體的65%,其次爲下營區與麻豆區,分別佔16%與10%。由於水雉需仰賴菱角田進行繁殖,今年臺風過後不僅連續降雨,也導致部分菱角田轉爲稻作或淪爲荒地。雖然如此,調查人員仍觀察到雛鳥努力在僅存的菱角葉間覓食,部分巢位雖遭破壞,水雉仍持續築巢、交尾、生蛋,展現旺盛生命力。

水雉是棲息於淡水溼地的鳥類,需倚靠浮葉植物活動與築巢。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長年與農業部合作,針對繁殖季與非繁殖季持續監測臺南地區水雉族羣,每年4至9月進入繁殖期,7月底菱角葉滿布水域,爲調查最佳時機。園區也呼籲全臺鳥友于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間協助回報臺南以外地區的水雉觀察紀錄,填寫線上表單或透過 eBird 平臺,共同守護這片溼地的美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