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暴風圈擴大「具破壞力」 2關鍵影響是否正面撲臺

中央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說明丹娜絲颱風路徑與強度變化。(蔡明亙攝)

丹娜絲颱風緩步來襲,中央氣象署預估,強度雖是輕度颱風,但仍具破壞力,尤其颱風中心可能很接近澎湖地區要特別留意,不過目前國際預報路徑仍有差異,影響路徑關鍵爲東側太平洋高壓增強的「強度」與夠力成爲颱風導引氣流的「時間」,2大因素將決定颱風是否可能正面撲臺。

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指出,丹娜絲颱風過去3小時強度略增強,暴風圈有擴大趨勢,5日11時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西南西方約410公里處,以每小時8轉13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0公尺(約每小時72公里),相當於8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8公尺(約每小時101公里),相當於10級風,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80公里。

氣象署已擴大海上警戒範圍,增加臺灣海峽北部,其餘爲東沙島海面及巴士海峽。伍婉華表示,目前大氣環境關係,使颱風移動速度慢,預估今天還是這樣,今晚至明天,東邊太平壓高壓向西擴展後,纔會讓颱風有比較多力量向北移動。

丹娜絲颱風未來路徑可能變化。(中央氣象署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伍婉華說,從全球預報路徑可見,颱風向北移動的角度與位置,從臺灣東方海面、一直到臺灣、大陸,都是未來可能移動方向,也不排除有登陸可能,未來會持續關注,到底在何處、用什麼方向、何種速度向臺灣接近。

天氣方面,伍婉華說明,目前外圍環流影響臺東、恆春半島,已發佈大雨特報,觀察未來18小時降雨預報,隨外圍環流靠近,花蓮也有降雨,下午後除外圍環流還有午後熱力對流,東北部、宜蘭、中部、北部都有雨,作用減弱後,今晚至明晨降雨以花東、恆春半島爲主。

丹娜絲颱風影響期間降雨預報趨勢示意圖。(中央氣象署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後續隨颱風靠近,明天各地都有陣雨或雷雨,可能出現局部大雨,尤其南部、東南部下雨時間長,可能出現局部豪雨,且外圍環流加上臺風本身環流,會出現旺盛對流雲系,可能出現短延時強降雨雨閃電雷擊等,週一降雨則要等颱風經過臺灣海峽北上後減弱狀況而定。

伍婉華提到,颱風逐漸靠近,目前海上風浪雖未較強,長浪預估今天下半天后,澎湖、南部沿海、恆春半島沿海、臺東沿海、綠島、蘭嶼都可能有長浪,明天長浪現象擴展至中部沿海、金門沿海,另外颱風中心有4至5米浪高,隨颱風靠近,今晚至明天,臺灣附近浪高將增至2至3米。

「雖是輕度颱風,但仍有破壞力!」伍婉華強調,尤其颱風暴風圈經過處,還有東半側強風範圍廣,颱風中心可能很接近澎湖要特別留意,但未來移動仍有不同可能性。

針對影響颱風路徑關鍵,伍婉華提到,未來太平洋高壓增強的「強度」,以及增強到夠力成爲颱風導引氣流的「時間」,兩大因素將影響颱風路徑變化,預計今晚過後颱風移動速度加快,可能於今日深夜前後發佈陸上臺風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