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羣出現3警訊要注意 徐展元3口訣教你逆轉健康
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我國40至60歲接受檢查民衆約有3成患有代謝症候羣,國健署推出健康袋內含餐墊、皮尺及彈力繩幫助民衆逆轉代謝症候羣。記者翁唯真/攝影
中秋連假將至,烤肉、吃月餅易讓熱量超標,國人10大死因中逾半跟代謝症候羣相關,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至60歲接受檢查民衆約有3成患有代謝症候羣。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若5指標符合3項就該注意身體警訊,2022年推動的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已協助44萬人改善腰圍、血壓等,今年年齡更下修至30歲,期待透過「定期檢查、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逆轉代謝症候羣。
此次於中秋節前邀請主播徐展元及健身網紅一米六擔任宣傳大使,首度推出原創歌曲並結合檢吃動健康拳及健康袋內含餐墊、皮尺及彈力繩幫助民衆逆轉代謝症候羣。許展元表示,球場上要逆轉勝,代謝症候羣也要逆轉,第一步就是要檢查別當「自我感覺良好羣」。
沈靜芬說,代謝症候羣會衍生包含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因此2022年7月推動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透過科學數據看出身體異常,由醫療團隊評估民衆生活習慣、運動建議並共同訂定目標,逆轉代謝症候羣,提升參與度與改善成效。3年來已有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投入,協助約44萬人健康管理,其中規律至追蹤滿3次民衆,有2成可以逆轉數值。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曾桂琴表示,5項指標分別爲血壓、空腹血糖及三酸甘油脂偏高,還有腰圍過粗及好膽固醇偏低,若出現3項警訊就該注意,罹患代謝症候羣將比一般人心臟病及腦中風高2倍、高血脂高3倍、高血壓高4倍及糖尿病高6倍。
曾桂琴說,40至60歲接受檢查民衆約有3成患有代謝症候羣,其中參與計劃且追蹤3次民衆,腰圍改善逾4成、體重改善近3成及血壓改善近5成5。
沈靜芬表示,代謝症候羣可以透過「檢、吃、動」逆轉,第一定期檢查,民衆可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今年下修至30歲以上民衆可參加參加國健署提供每5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並將健檢數據輸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臺(科學算病館)」,即可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再依健康指引調整生活習慣。
吃得健康則依循「我的餐盤6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和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落實好油、限糖、減鹽與高纖飲食原則。
而規律運動每週應累積至少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並將運動結合日常生活,如健走、太極拳、游泳或騎腳踏車,培養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
國健署表示,民衆可至國民健康署官方Facebook活動貼文,拍攝並上傳你的「檢吃動健康拳」影片,就有機會獲贈獨一無二的「檢吃動健康袋」好禮,歡迎民衆踊躍響。
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我國40至60歲接受檢查民衆約有3成患有代謝症候羣,國健署首度推出原創歌曲並結合檢吃動健康拳。記者翁唯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