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避免錯殺 金管會:鎖帳戶應先通知民眾
近來有多家銀行發生民衆帳戶因久未使用等原因遭到凍結,因此引發客訴及民怨。據瞭解,金管會已經要求銀行要提高精準度,尤其是涉及帳戶凍結的情況;金管會認爲,即使被銀行認爲是高風險帳戶,也至少應先設法找到民衆,除非找不到才能先行凍結。
不過,如果是警政執法機關開出名單,要銀行先行凍結帳戶,銀行不得拒絕。若非由執法機關開出名單,而是銀行自行在AI模型設定的參數,決定凍結該客戶的帳戶,金管會認爲,應該先由銀行通知當事人,若通知不到,才能先行凍結。
此外,金管會掌握的另一種情況則是,被凍結帳戶的持有人的確與詐團相關,卻僞裝成一般民衆向銀行客訴,以製造銀行更大的阻詐壓力。
有關人士轉述金管會的意見指出,亞太洗防評鑑(APG)已進行三輪,金管會要求銀行在進行洗防作業時,必須要透過KYC(對客戶的資料掌握辨識)和RBA(以風險爲基礎的評估),精準掌握高風險羣的動向,而不是一刀切下去,而導致無辜客戶的權益受損。
據瞭解,金管會尤其強調要透過銀行對客戶的臨櫃經驗,回過頭來校準打詐系統的精準度,讓銀行的風險管控精準度可以更加提高。包括凍結民衆帳戶是非常重要的事,應該要設法先通知客戶,除非通知不到,才能先行鎖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