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條特色風景道!四川發佈“大蜀道”交旅融合發展實施方案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交通與旅遊文化融合發展是交通運輸部批覆四川開展的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之一,2023年以來,省政府已先後出臺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3個交旅融合專項方案,打造了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線路。2月19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爲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四川編制並印發了《“大蜀道”交通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規劃範圍

涉及7個市共37個縣(市、區)

《方案》圍繞四川境內四條古蜀道(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荔枝道)路線走向和“蜀道”品牌申遺影響範圍,以古蜀道經過區域爲重點研究及實施範圍,共包括廣元全域、巴中全域、達州全域,以及綿陽、德陽、南充、成都市等部分縣(市、區)共計7個市共37個縣(市、區),規劃期至2027年。

建設目標

打造五條特色風景道

《方案》按照“打造文旅廊道、串聯古今資源、提升遊客體驗、傳承蜀道文化”總體思路,構建金牛、米倉、陰平、荔枝等四條文旅走廊(以下簡稱“四廊”),打造劍門蜀道、米倉畫廊、米倉鄉韻、康氧巴山、嘉陵山水五條特色風景道(以下簡稱“五道”),優化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強化服務供給和品質,豐富蜀道文化內涵。

具體目標包括:

一是新改建普通國省幹線500公里以上、農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實現“四廊”主骨架普通國道基本達到二級及以上技術標準,普通省道基本達到三級及以上技術標準。

二是旅遊化改造約500公里,“四廊”主題鮮明,旅遊服務功能得到系統提升,“五道”特色突出、風格連貫,旅遊價值得到有效彰顯。

三是新改建一批普通公路服務區、文旅驛站和觀景臺,增設指示標誌和充電設施,旅遊服務功能更全面,運輸網絡更便捷。

四是蜀道交通文化的時代價值得到有效彰顯,蜀道文化展示傳播方式更加多樣,蜀道品牌影響力和感染力不斷擴大。

什麼是古蜀道和大蜀道?

所謂古蜀道,是指北連秦隴、南接巴蜀的古代陸路交通廊道,主要包括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和陰平道。

“大蜀道”則是以古蜀道遺產資源爲核心的交旅融合品牌概念。在範圍上以“蜀道”申遺提名地涉及市縣爲基礎,考慮交通的線性廊道特徵和區域文旅發展的整體連片特徵進行了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