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與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加大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支持,防範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並提升自身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
《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5年的主要目標: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監管有力、標準領先、組織完備、產品豐富、風控嚴格的綠色金融體系,在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推動能源轉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銀行保險機構的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將顯著增強,碳覈算、氣候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水平將有效提升,國際合作交流也將深入推進。逐步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有力支持重點領域、重點地區梯次有序推進碳達峰,綠色金融業務在銀行保險機構業務規模中的比重將明顯提升。
爲實現上述目標,《實施方案》提出了以下重點工作任務:
一、加強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
《實施方案》指出,銀行保險機構將聚焦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服務綠色產業發展,助力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動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並支持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貿易。同時,圍繞新能源產業生產、建設和運營等全鏈條,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探索完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金融服務,並支持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立足國情實際支持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做好能源保供金融服務。
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銀行保險機構將支持污染防治攻堅,加大對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市場化融資模式,支持國家公園建設和國土綠化行動建設項目,助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此外,還將積極支持國家和區域碳交易市場建設,完善配套金融服務,穩妥有序開展碳金融相關業務,並積極探索與碳賬戶相關的綠色金融服務場景。
二、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實施方案》要求,銀行機構要結合自身稟賦特點,開發特色化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地方法人銀行和外資銀行將各自發揮優勢,共同推動綠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保險公司則要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研發有針對性的風險保障方案,挖掘和對接行業風險特點和保障需求,加強綠色保險產品的創新開發和複製推廣。
同時,銀行保險機構還將豐富金融產品服務,探索開展能效信貸、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和綠色供應鏈融資等服務方式,穩妥開展各類抵質押融資業務,並積極發展綠色信託、綠色理財等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在拓寬綠色融資渠道方面,銀行機構將規範開展綠色債券業務,金融租賃公司將加大綠色租賃領域投入力度,保險公司則將通過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形式參與綠色項目投資。
三、推進資產組合和自身運營低碳轉型
《實施方案》強調,銀行保險機構要有序開展碳覈算工作,摸清自身運營的碳排放底數,並探索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和產品碳排放測算。以降低碳排放強度爲導向,落實有保有壓的差異化授信與投資政策,穩步提高綠色金融業務比重,逐步優化資產結構,漸進有序降低資產組合的碳強度。同時,銀行保險機構還要推進自身綠色低碳運營,樹立綠色辦公理念,增強信息化、集約化管理能力,降低日常運營碳排放強度。
四、增強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實施方案》提出,銀行保險機構要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健全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體系,實現風險的全流程管理。有效識別、監測、控制業務活動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加強對高碳資產的風險識別、評估和管理,穩妥應對轉型風險。保險公司要完善綠色保險有關風險評估模型,做好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的風險分析。
五、深化綠色金融機制建設
《實施方案》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要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完善組織架構、健全政策制度,明確綠色金融支持方向和重點領域。同時,要夯實數據基礎,建立健全綠色金融統計數據管理制度,加強數據治理和數字化建設。在信息披露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公開綠色金融戰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綠色金融發展情況。此外,還要優化激勵約束,建立有效的綠色金融考覈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並加強人才儲備,吸引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綜合性綠色金融人才。
爲確保《實施方案》的有效落實,《實施方案》還提出了組織保障措施。各級金融管理部門要加強責任落實、監督評價和協同合作,推動綠色金融配套財稅支持政策或獎勵政策的出臺,促進綠色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加強宣傳交流,向從業人員及社會公衆普及綠色金融知識,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此次《實施方案》的發佈,標誌着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將爲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和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